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
《考功集》是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生的論文結集,希望藉此鼓勵同學及青年學者,從事文學研究的工作。同時亦希望使他們能「見賢思齊」,並讓老師們向關心高等教育的人展示他們的教學成果。
Dissertations from 2020
論自然書寫與浮城觀, Wai Lap CHEUNG (張偉立)
香港的暴動文學書寫 : 論陳浩基《13.67》的敘事佈局和當代意義, Yuk Yi CHIU (趙鈺怡)
英國漢學家與中國學者對《九歌》研究之異同 : 以韋利和霍克斯的著作為中心, Shuet Ying CHU (朱雪盈)
京都見聞, Wai Sin LIU (廖維茜)
論歐陽修詞作中的道家情懷, Kei Yiu NG (吳紀瑤)
逆.情, Man Yuk NG (伍漫鈺)
略論《春秋》婦女之義 : 以宋伯姬、息媯、秦穆姬爲例, Yan Yan SHAM (岑欣欣)
論《燒失樂園》的性權利與話語權兼談文學改編, Man Ping SO (蘇漫冰)
月下香爐, Wing Yu TAM (譚穎瑜)
隨碧城之筆,觀香城之昔 : 淺析《碧城樂府》中的香港情懷, Ka Yee TSANG (曾嘉儀)
朱淑真詩詞中的個性追求, Yan Kiu TSE (謝昕蕎)
從也斯看飲食文學的後殖民書寫 : 以《蔬菜的政治》、《帶一枚苦瓜旅行》為例, Wing Yan TSUI (徐詠欣)
從「僧」到「仙」的濟公 : 《濟公全傳》的濟公信仰及其形象, Ka Yee WONG (王家瑤)
枯樹, Tsz Lok YAN (殷子樂)
分析林夕歌詞中的佛家思想及其創作風格, Hing Man YAO (姚慶萬)
郁達夫《毀家詩紀》對書寫形式的選擇, Hon Yam YIM (嚴瀚欽)
Dissertations from 2019
以化觀之 : 《莊子》的「化」與生命流變的關係, Yuen Yan CHAN (陳菀殷)
英語詞與香港粵語詞的語法融合現象, Chi Lam CHEUNG (張智林)
繁花似錦見一梔子, Hiu Lam HEUNG (向曉林)
汪精衛廬山詩研究, Lai Kan LAM (林禮勤)
淺析粵語虛詞「同」與「同埋」的分別, Shan LAM (林珊)
論中國戲曲背景與同性戀建構之關係 : 以《霸王別姬》為例, Tsz Nok LAM (林梓諾)
以〈賴索〉及《躁鬱的國家》為觀察文本,看黃凡如何表現政治與文學的互動性, Chun Ho Andrew LAU (劉雋浩)
淺析先老學︰容成思想及其流變, Kwun Cheong LAU (劉冠鏘)
釋「脣」與「唇」字 : 兼論其成為異體字之源流, Kwun Wai LAW (羅冠威)
雙關與歧義 : 以近期香港電影宣傳為例, Ambrose Yiu Lam LEUNG (梁耀霖)
論《剪燈新話》中人鬼婚戀對女性文學形象的重建 : 〈以金鳳釵記〉、〈牡丹燈記〉和〈綠衣人傳〉為例, Tsz Ho NG (吳子豪)
從迷惘感到幻滅感 : 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及《一一》, Tat Him TANG (鄧達謙)
逝城, Chun Sze WOO (胡俊斯)
楊向奎「五十凡論說」補述, Ziqian YANG (楊紫茜)
彼岸花, Wai Shan YIU (姚慧珊)
Dissertations from 2018
馮文炳長篇小說《橋》的幾個轉變及故事意義, Tingting CAI (蔡婷婷)
水族, Hiu Tung CHAN (陳曉桐)
驚夢, Yi Lam, Pinky CHAN (陳伊琳)
坂口安吾隨筆對香港九十後身份認同的意義, Sin Ying CHEUNG (張倩盈)
蘇童的民國題材小說研究 : 虛構的歷史性故事以《米》、《罌粟之家》為例, Yin Yi CHEUNG (張燕怡)
論張愛玲與白先勇小說的失婚女性:以〈傾城之戀〉、〈金鎖記〉、〈玉卿嫂〉及〈金大奶奶〉為例, Lok Tung CHOI (蔡樂東)
歧路香港:論董啟章《地圖集》中的時間敘事策略, Yuk Heng CHOI (蔡育衡)
〈公共交通工具的社會建構及其他〉 : 新詩創作三十首, Ki Chau HON (韓祺疇)
粵東閩語合口介音的保留及其與相鄰方言點的比較, Yuen Yan HUI (許婉焮)
民族想像、死亡與性:淺析黎紫書小說〈州府紀略〉與〈國北邊陲〉的民族想像書寫, Yun Han KOO (古昀翰)
《論語》「克己復禮為仁」探析 : 以江聲之說為討論中心, Wai Yan LEE (利慧欣)
淺析源自《詩經》成語的演變, Wai Yi LEE (李慧宜)
成長與傳承 : 論明代《鍾馗全傳》, Kwun Lok LIU (劉冠樂)
水與中國古代社會 : 《說文解字》水部字例研究, Nga Wing LIU (廖雅穎)
九頭蛇考 : 論《山海經》的相柳, Ho Sing, Alexander MAN (文河星)
論古代女性形象和地位 : 以《說文解字》女部形容詞為研究中心, Lai Him PO (布禮謙)
《說文解字》省形字的說解系統研究, Hin Chi TAM (譚顯慈)
淺論《儒林外史》中的邊緣人物與清代社會, Wai Ying TANG (鄧蕙瑩)
「鬼」字在香港粵語句子中的語法特性, Ka Yan TSANG (曾嘉欣)
咔嚓, Hok Him WONG (黃學謙)
被神化的異僧 : 從《濟公全傳》分析濟公形象及其背後意蘊, Wan Ting WONG (黃允婷)
蕭紅《生死場》與《呼蘭河傳》的抗日主題, Yat Long WONG (黃逸朗)
遺物, Yong Shi ZHOU (周咏詩)
Dissertations from 2017
禪讓與先秦儒家之關係 : 以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為討論中心, Hoi Tik CHAN (陳凱廸)
韓寒散文作品語言特色及其變化之分析, Wing Man CHAN (陳穎雯)
馮小青本事戲曲改編 : 以《春波影》、《風流院》及《療妬羮》為例, Chi Wai CHEUNG (張芷蕙)
明清筆記小說所見鬥蟋蟀之風, Yee Man CHOI (蔡綺文)
香港話中特有的程度副詞, Yin Kwan CHU (朱燕君)
論電影《刺客聶隱娘》的創造性背叛, Ho Wai KAN (簡浩維)
影子, Ka Tak LAM (林家德)
《粵音正讀字彙》反切注音商榷, Kwing Sheung LAM (林炯湘)
淺析明末清初的給予句標記及「畀」字的語法功能和語法化過程 : 以木魚書《花箋記》和《二荷花史》作例, Sin Ting LAM (林繕亭)
論《西遊記》中悟空與六耳獼猴之重像關係及其文本中之意蘊, Hung Wah, Anson LAU (劉鴻樺)
論《長生殿》楊貴妃的形象建構與主題思想的關係, Shu Ting LAU (劉書廷)
羊圈外的常春藤, Ling LAW (羅玲)
邵長蘅對明文評價取向之研究, Man Ling LEUNG (梁文玲)
脫困的情節.被困的人生 : 從成長小說的角度討論黃春明的〈看海的日子〉, Ki Ki LI (李琪琪)
改編與創造,論哪吒故事的前世今生, Pui Shan LIN (連珮姍)
劉克襄動物小說研究 : 以《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永遠的信天翁》為例, Wai Sin LOK (駱慧倩)
啞女, Shuk Man LUI (呂淑敏)
論甲骨文合文與現今合字書寫, Yuk Kwan MA (馬煜焜)
金庸《射鵰英雄傳》中「桃花島」的符號化意象研究, Mei Yin NG (伍美賢)
偷窺的幻想外遇 : 李翰祥鏡頭下的金‧瓶‧梅, Uen Chi POON (潘宛沚)
從經典走進通俗 : 論《左傳》至《東周列國志》中「義」的轉化, Wai Lun SO (蘇偉麟)
台山與香港兩地粵語疑母字今讀之比較, Pui Ling TAM (譚珮玲)
淺析黎紫書筆下的國族書寫 : 以〈國北邊陲〉和《告別的年代》為例, Man Sze, Amy TSE (謝民思)
試論《三言》中婦女婚外情與明代市民經濟發展之關係, Tsz Fung TSE (謝子峯)
論金庸筆下的明教和拜火教之關係, Kin Pui YAU (邱建錇)
Dissertations from 2016
「妒」與「療妒」、「靈」與「慾」 : 論《聊齋誌異》的〈江城〉、〈邵女〉與〈馬介甫〉, Yi Wang CHAN (陳宜泓)
流年, Leung CHAU (周亮)
明代王鏊《春秋詞命》版本考辨, Yick Tan CHING (程益丹)
論顧城的詩歌意象 : 以泡沫、錢幣為例, Tsz Wa IP (葉芷樺)
論柳永詞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蘊, Fuk Yung LEE (李馥蓉)
探析「簋」的字形變化及其文化意義, Yim Ping LEUNG (梁艷冰)
從《說文‧木部》分析中國古代農業及手工業的發展情況, Siu Fan LO (魯小凡)
張玉娘及其詞研究, Wai Yu TANG (鄧慧瑜)
李清照閨閣妝奩詞研究, Ho Chun WONG (黃浩俊)
狐女形象的三種昇華 : 論唐〈任氏傳〉、宋《青瑣高議‧小蓮記》和清《聊齋志異‧蓮香》, Lok Man WONG (王樂文)
爐火升起, Ka Yan WU (胡嘉欣)
嵇康《聖賢高士傳贊》的「出世」和「入世」, Dong Yu XIE (謝冬瑜)
Dissertations from 2015
依達小說及電影中的性別, Nga Lok CHAN (陳雅樂)
論<嫦娥>神話 : 月亮神話的不死性, Kok CHEUNG (張恪)
論《笑林廣記》僧人笑話的狂歡精神及結構, Chi Hang CHO (曹嗣衡)
兩岸的桃花源記 : 論蔣曉雲《桃花井》中的想像與失落, Ka Lo LAU (劉嘉露)
論殘雪的隱藏現實主義傾向與異境歸往, Yip Shing LEE (李業誠)
人妻出軌的意義 : 論《金瓶梅》潘金蓮、李瓶兒、宋蕙蓮和王六兒, Ying Tsz LEUNG (梁英芷)
論《楚辭》中「道」、「路」的意象, Wing Kiu LOK (樂穎翹)
向光忠轉注說發微, Sin Yuen LOO (羅善緣)
阮大鋮的形象建構, Hoi Man PANG (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