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

Date of Award

2019

Article Type

現代文學、文學與電影

Degree Type

UG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Chinese

First Advisor

鄺龑子老師

Abstract

在台灣新電影的發展中,楊德昌對於都市生活的刻劃有別於同期如侯孝賢等導演的鄉土懷舊抒情,他對於都市中潛伏的危機,或人與人關係的不穩定都有其與眾不同的處理手法。本文討論楊德昌的兩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是他作品中少見的以台灣本土歷史作題材的電影,但仍不失其對社會精準而細膩的批判。《一一》(2000)為楊德昌的遺作,透過台灣一個中產家庭的故事探討現代都市人的生存狀態,挖掘生命的意義。本文旨在探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迷惘感、《一一》這部後期作品中所傳達的幻滅感,以及導演如何呈現兩代人所面對的不同的困境,以及存在的狀態。 本論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為緒論,指出楊德昌電影的主題和特色,及其在台灣新電影中的地位,並簡介兩部電影所處的歷史氛圍。第二章分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台灣人的迷惘感。第三章討論《一一》中的幻滅感。第四章借用存在主義理論分析兩部電影所傳達的迷惘感及幻滅感。最後第五章為結論,總結這兩部電影對台灣社會歷史及人文價值的貢獻。

Recommended Citation

鄧達謙 (2019)。從迷惘感到幻滅感 : 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及《一一》。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 (編),《考功集2018-2019 : 畢業論文選粹》 (頁283-322)。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