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展覽
-
01_公屋歲月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的一場大火,成為政府開展公共房屋政策的契機。自此,一幢幢徙置大廈紛紛落成,遍佈港九各地。政府在1960年代推出了廉租屋,單位的空間較寬敞,居住環境較舒適。至1970年代,政府為公營房屋引入社區規劃元素,開始講求生活素質,屋邨內設有商場、休憩公園、醫療、交通、學校等配套設施,公屋更成功帶動香港人口向新市鎮遷移。而至2000年代興建的新型公屋,除了滿足居住上的需求外,還講求可持續發展,邨內設有環保設施,為居民帶入「綠色生活」的元素。
-
02_展翼百年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1911年,香港的天空上正式有飛機飛行。至1929年,政府完成啟德地區工程以停泊空軍飛機;及至啟德機場民航設施相繼落成,英國帝國航空公司自1936年起,每星期提供一班來往檳城與香港的航班。踏入1950年代,啟德機場不斷擴建以配合航空運輸的發展,至1973年民航處為香港的未來航空交通系統作評估後,指出機場面臨飽和。1989年,港督衞奕信正式宣布興建新機場。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在1990 年開始動工,涉及十項核心工程,至1998年落成。機場落成至今,大小工程仍然發展不斷,與時並進。
-
03_規劃我城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為什麼重要的政府機關都集中在香港島?為什麼中環是香港的商業中心?為什麼新市鎮都位於新界?原來這一切都能夠從香港城市規劃的歷史中找到答案。1842年,英國政府接管香港之時,香港只是一個荒涼的小島,當時英政府選定了中環一帶作為發展商埠的據點,在中環、上環、灣仔設立政府機構,並劃出了英人專用的「維多利亞城」,在城內發展商業活動。後來人口持續上升,香港島已經不敷應用,於是政府著手開發九龍半島及新界。戰後,政府積極開發新市鎮,將市區人口分散至新界,以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經過170多年的移山填海,香港終發展成今天的繁華都會。
-
04_早期華人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香港在開埠後被英國開放為自由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士到港謀生, 當中亦包括由中國或其他國家到來的華人,而這些變化對原本居住在香港的華人社會帶來不少衝擊與改變。是次展覽將會介紹香港華人在開埠前後的日常生活,並透過介紹一些富有代表性,能反映出當時香港社會和經濟傾向的華人領袖以加深對當時社會的認識。這些人士包括受過西式或中式教育的專業人士,買辦、商人等,而他們對香港華人的生活影響深遠。
-
05_殖民建築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1841年香港成為殖民地後,在英國管治下開啟了東西交融的歷史。隨著政治、軍事、經濟等需要的發展,大批歐式建築亦隨即在香港出現。然而,因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其地質條件亦和歐洲地區大有分別,故建築師也需要因地制宜,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不斷作出調整,務求適應本地環境。加上,建築師各有不同文化和藝術追求,令融合東西方風格和設計的建築百花齊放,構成了香港獨特的殖民地建築風格。
-
06_四通八達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香港有多種別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其誕生多源於當時生活環境的需要。在供求平衡下自然衍生出五花八門的交通工具,用以上山、越嶺、過海,不一而足。隨著時代進步,交通工具亦有更替,如過海隧道尚未成熟時,市民須靠渡輪來往維港兩岸,海上交通非常發達;海底隧道和鐵路建成後,市民減少乘搭渡輪,海上交通種類減少,陸路運輸則漸趨多元化。故此,交通發展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不同需求令各種交通工具相繼出現,同時亦因社會進步而逐漸轉型。
-
07_管治基石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1842年,清廷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香港自此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當時英國殖民地制度有直轄殖民地及自治殖民地等模式。由於華人佔香港人口絕大多數,加上鄰近中國,因此採用了權力集中、控制嚴密的直轄殖民地制度,讓少數的英國人能夠管治多數的華人。隨著時代的變遷,香港的社會和經濟走上軌道,本地精英陸續被政府吸納入管治機構,以鞏固在港的統治。居港英商先在1850年得以被委任入立法局,後來在1896年得以被委任入行政局;而居港華人則得以在1884年和1925年分別被委任入立法局和行政局。在香港逐步發展,加上華人不斷南下香港的情況下,政府須處理的事務更為繁重。為了提高政府處理事務的效率和鞏固在港的統治,香港政府在各機關的運作和架構上作出不少改變。
-
08_金融之都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香港經歷了百多年的發展,成為了今天享譽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現時金融服務業是本港經濟的重要支柱,銀行業、保險業、股票市場的發展已極具規模,更獲得世界的肯定。香港是亞洲第三大的國際銀行中心,更是亞洲區內保險機構最集中的地方。股票市場方面,香港是全球第八大證券市場,共有約1900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另外,自1983年起,香港政府致力奉行聯繫匯率制度,以維持貨幣的穩定供應。
-
09_光影歲月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張曼玉,全盛時期的香港電影造就顆顆巨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香港電影是香港文化的重要象徵,更是中文電影的先駒。要細說香港電影的發展可追溯至1896年洋人將電影傳入本港開始,之後香港成立了首間電影製作公司,正式開啟了本地的電影市場,可惜1925年的省港大罷工和1941年開始的日據時期,令電影業一再受挫。幸而香港電影在光復後迅速復興,百花齊放,出品了許多膾炙人口之作,甚具本地特色。本展覽將帶大家一同回味這120年來光影交錯的歲月。
-
10_公共安全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由百多年前成立至今,警察和消防都是社會重要的公共安全機關。開埠後香港人口激增,罪案和火災頻生,但因早期社會資源有限,警隊和消防隊在維持治安與滅火工作上遇到不少困難。為了改善服務質素以及應付社會上的需要,警隊及消防隊銳意改革,除了完善裝備外,亦改革內部架構及行政制度,逐步發展成龐大且專業的隊伍。警隊及消防隊亦肩負教育大眾的工作,透過不同的活動傳遞滅罪及消防安全的訊息。憑著警隊及消防隊從不間斷為市民服務,使香港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
11_風俗習慣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風俗習慣是人們透過長年累積、代代相傳的生活經驗而形成的行為模式和慣例,不同地方會因應地區社會和文化的差別而有所不同。由於風俗習慣的形成和地區的文化和社會有密切關聯,因此會隨著時代變遷以及和其他文化的接觸而改變。由於香港同時受到東西方文化影響,其風俗習慣亦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既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強烈影響,又體現出多元文化並存的特色。
-
12_航通世界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現時,香港與世界各地交往頻繁,航運業為本土經濟帶來可觀收入。早在唐代開始,香港已經與外國有海上貿易的來往。後來香港開埠,各國人士,以至華僑都對中國貨品有一定需求。為開發這個龐大市場,南北行應運而生,進一步推動香港航運貿易的發展。現時,香港國際航運規模宏大,港口的輔助設施眾多,政府海事處亦負責為各類船隻提供協助。此外,貨櫃碼頭的發展亦跟航運增長相輔相成-隨著社會進步,碼頭苦力不復存在,現時的貨櫃碼頭都設有先進機械,裝卸貨櫃的效率相應提升,吸引更多貨船使用香港的港口服務。
-
13_寨城風雲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九龍寨城」曾經是一個神秘的國度,也是罪惡的標籤。是甚麼原因令寨城一直背負著各種污名?寨城裡的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要查探寨城的真相,必需從歷史中翻尋蛛絲螞跡。
九龍寨城的爭議源於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裡的一項條文,中英兩國自此為了寨城的治權爭持不下,糾纏了近百年。英國、中國、香港三地政府因此難以在寨城裡執法,以致形成「三不管」的局面,寨城亦變成黃賭毒的集中地。本展覽將由19世紀開始,帶你經歷九龍寨城百多年來的風雨,為你揭開寨城神秘的面紗。
-
14_大眾傳播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香港市民之所以能對四方八面的消息瞭如指掌,全賴本地蓬勃的傳播媒介。本港報業及廣播事業(電台與電視)發展迅速,加上香港擁有最先進的電訊科技,因此吸引了不少國際通訊社以及報章和廣播公司,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或辦事處,從而確立了香港作為區域通訊中心及廣播樞紐的重要地位。現時本港主要的傳播媒介有52份日報,三家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一家政府電台,以及三家聲音廣播持牌機構等,為本地觀眾和聽眾提供不同種類的資訊和節目。本展覽會介紹本地主要傳播媒體的發展。
-
15_四大工業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穿膠花」、「剪線頭」是不少老一輩香港人的集體回憶。1950年代,韓戰禁運、內地移民等因素促使香港工業起飛,使這個轉口港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工廠。當中「紡織及製衣業」、「塑膠及玩具業」、「鐘錶業」和「電子業」發展尤為突出,獲得了「四大工業」的美譽。這些港製產品價廉物美,遠銷歐美市場,取得了驕人成績,使「香港製造」品牌蜚聲國際。然而隨著內地在1978年推出改革開放政策,香港工廠相繼北移,四大工業亦逐步轉型。本展覽將介紹四大工業的發展,重溫香港製造業的黃金歲月。
-
16_中英禁區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中英街是香港最具特殊意義的一條街。嚴格而言,中英街並不算一條街,它是港深兩地接壤的禁區中的一處邊界,只是中間沒有鐵絲網或圍牆之類的分界物而已。香港只擁有這條街一半的管轄權,另一半屬於深圳。冷戰時期,中英街是分隔世界兩大政治陣營的主要邊界之一;一邊是社會主義的中國,另一邊則由資本主義的英國管治。不過,中英街的邊界線只有疏落的幾座界石,兩邊分屬中港兩地的居民可以自由往來。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英街是內地居民都期望一到的地方。最熱鬧時,一天就有近十萬人湧到這裏購物。本展覽將帶你走過中英街近百年潮起潮的變遷。
-
17_淪陷歲月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在日本軍政府的統治下,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日軍不但以殘酷的手段管治香港,又強迫遣返市民歸鄉,加上糧食嚴重不足,導致不少市民無辜喪命。即使有幸生存的人,他們的生活亦苦不堪言。面對物資短缺、物價飆升,以及日軍的嚴密監管,大部分市民都過著三餐不繼、誠惶誠恐的生活。另一方面,為鞏固在港統治,日軍多方面施行日化政策,除了下令採用日式地名,還透過教育和政治宣傳等手段努力灌輸日本文化及價值觀念。 本展覽將會展示日治期間香港社會的狀況,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
-
18_自然瑰寶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香港高樓大廈林立,人口稠密,卻擁有大片受保護地區,保護各種動植物及地質遺跡。1976年《郊野公園條例》通過,香港郊野公園的規模自此確立。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自1980年末開始發展,現時共有五個海岸公園及一個海岸保護區,保護珍貴的海洋動植物。香港的岩石亦具有重大研究價值,政府設立地質公園,保護有過億年歷史的地質遺跡。米埔自然保護區是雀鳥天堂,上世紀各種漁農業活動促成今天的生態面貌;建立香港濕地公園旨在補償天水圍新市鎮發展所損失的生態環境,園內的人工濕地已成為不少動物的棲息之所。
-
19_運動競技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現時不少香港人都熱愛參與足球和游泳等運動,原來許多體育項目最早是由英國人傳入。自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各種西式體育項目逐漸引入香港。起初,體育活動只是洋人的消遣娛樂。直至清末民初,中國屢遭西方列強侵略,人們提倡以「體育救國」,體育運動才開始在華人間流行。1960年代以後,政府著手推廣體育事務,不但加快興建各種運動設施,更投放大量資源培育人才,使體育運動愈加普及,香港的運動健兒在不同項目都有出色表現。
-
20_基礎教育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教育被視為培養人才和推動社會流動的主要途徑,香港的教育發展源遠流長,始於宋朝已有相關的文字記載。直至晚清時期,香港的教育制度與中國各省縣無異,民辦學塾是主要的教育場所。香港開埠後,由華人及宗教團體籌辦的學校紛紛成立,中西式教育並行發展,而港英政府亦逐步承擔教育策劃者的角色。戰後政府分階段發展教育,並以普及化作為發展方向,成功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此後,政府不斷增加對教育的投放,市民的教育水平持續提高,為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