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大學榮社畢業金禧紀念冊 1943-1993
嶺南大學1943榮社
嶺南大學榮社畢業金禧紀念冊由陸建源編輯,為眾社友於籌備榮社畢業離校50週年金禧紀念活動中商議決定編印。內容紀錄了紀念活動的詳情,亦有榮社的歷史發展及由社友提供於嶺南就學時期的珍藏照片。
-
五十年前之嶺南 (原手稿)
敖士洲
本文原刊於1954年1月20日《嶺南通訊》創刊第一期,內容為敖士洲學長親述他自1902年起入讀格致書院及後期嶺南學堂的學習生活,敖學長與鍾榮光先生為當時同屆同學,文中對1900-1906年間於書院或學堂任教和就學的師生有列名紀錄。敖學長亦親述1904年嶺南於廣州河樂村購地建木屋為校舍,及後期校園環境及設施的演變。
敖學長於文中特別舉引嶺南學生於體育方面的卓越成就,文末亦有記述嶺南的營運經費主要靠美國及各地華僑捐助,並讚揚鍾榮光校長多年來前往各地募勸的功績。
敖士洲學長就此文親撰之原手稿,一直由1943年榮社李毓宏學長珍存,至2014年6月經由其家人轉贈嶺南檔案室保存。本記錄的全文附件為嶺南檔案室將原手稿轉換的電子版, 再附以刊於《嶺南通訊》創刊第一期的印刷稿供閱覽。
-
嶺南歌集
香港嶺南中學
本紀錄的嶺南歌集為香港嶺南中學編印,下列為時任校長陳汝銳為歌集撰寫的序:
本校編刊歌集,始於一九二二年。時本校初建,欲使員生發揚嶺南之精神,了解基督教之真諦,人必各手一編,時習歌詠、斯收效至宏且速。抑持歌無論合唱或獨唱,其聲調之鏗鏘,涵義之美妙,與乎節拍之抑揚頓挫,皆足以陶治性情,激發志氣,因不待贅言矣。斯集先後經刊五版,此次重編,全部用五線譜,教前更有改進。所採詩歌其性質略分三類: (一) 嶺南傳統名歌,(二) 基督教教會最通行之詩歌, (三) 關於兒童生活上有益之詩歌,皆選其聲調辭意之最美妙者,使內容更為充實,編者劉慧嫻嫻先生,繪封面者黃潮寬先生,抄寫英文楊素伯先生,并向真光中學借用一部分電版,均屬構成本歌集之主要因素,謹此誌謝。
陳汝銳序於香港嶺南中學
一九五零年九月四日
-
李應林校長致教務長朱有光、文學院院長莊澤宣、總務長謝昭杰和附中主任楊重光有關嶺南大學於大村復課的信件 (原稿)
Ying Lam LEE (李應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香港於1941年末淪陷,嶺南亦告停課,師生逃難。當時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博士於1942年初經香港潛往重慶,再轉到韶關,開展在大村復課的籌備工作。李校長當時於大村覓地重建校園,待校址確定後,便著手通知因戰亂而流徙各地的嶺南師生回來復課。當時李校長得文書主任盧惠風幫忙抄錄,以口述形式準備了署名「笑庵」(即李應林校長的別名) 的信件給教務長朱有光、文學院院長莊澤宣、總務長謝昭杰和附中主任楊重光,通知他們復課安排,信件另附有一份「轉換銀行存款印鑑通知書」,授權朱有光處理提款事項。李校長將此信交託當時為學生自治總會主席李毓宏學長 (1943年榮社),偷渡回澳門和香港送交上述四人。
李毓宏學長曾於1992年10月15日出版的第120期 《嶺南通訊》撰文,詳細交待信件的背景詳情,原文附註於此紀錄中作參考。另根據由李學長家人提供的「李毓宏的抗戰時期香港教育口述歷史訪談文稿」中,亦有交待更多有關信件的故事。李學長提到因偷渡回港澳須途經廣東省中部的淪陷區,為安全起見,信中採用了暗語,最後信件亦成功送交四人,但礙於當時香港的形勢,沒有一人願意願獨自把它收下,信件原稿最後由李毓宏學長保留。
至2014年6月,李毓宏學長的家人將他生前珍藏、包括此信件在內的嶺南文獻轉交嶺南大學作永久保存。
-
本校沿革概述
Yue Yui CHAN (陳汝銳)
本文作者陳汝銳,在1936年出任設於香港的「私立廣州嶺南大學附屬第二小學」代理校長,後續任校長並兼任「香港私立嶺南中學」校長。
文章原載於1940年6月出版的《香港嶺南分校校刊》,內容主要闡述「嶺南香港分校」於1922年至1940年間於香港的發展沿革,交代了嶺南的校址及學制等方面,如何因應當時環境而轉變及發展,其中針對校舍由最初於布律活台,及後鳳輝台,至其後於司徒拔道校舍的建設背景有較詳細描述。
-
香港嶺南分校校刊
香港嶺南分校
[摘自卷頭語]
本校創校迄今,已經有十八年了。在這十八年當中,端賴社會人士的愛護并指導,本校校務始得以順利進行,具有相當發展 。-- 這是本校仝人所銘感不忘的。但是,我們工作的現勢到底踏進基麼階段,定為關懷本校的朋友們的樂知; 故此我們不嫌謭陋,出版此刊,把我們的工作報告給本校的朋友,并說教於社會上從事教育工作的諸先進。倘若我們因此可以得到一般的批判與指正,那就是本校出版此刊的最大收獲了。
本列的內容有: 本校的沿革概述,本校校務及教務概況 [嶺南檔案室按: 民國廿八年度,即1939年],生活照片,校聞,學生文藝,舊生消息,歷屆畢業學生題名錄,教職員通訊處,在校學生通訊處等。內容如此簡略,實在不能將本校狀況包括詳盡,這祇算做提要的報道吧。 本刊倉卒付印,定多舛錯的地方,尚望閱者不吝賜教。
-
嶺南謌譜 = Songs the whole Lingnan sings
An Tung HO (何安東) and Hsu Zi PAI (白序之)
序 - 白序之
嶺南詩歌,通行已久,今始出而重編,亦有故也。緣嶺南立校,迄今三十餘年,歌詠謠辞,集累甚富,或以一時之需,倉卒成章,或襲西洋樂譜,附以嶺南故實,中間雖有刊行,然散佚已久。歷年縱有傳習,隨時印怖,亦鮮保存。遂令先人遺聲,不復聞諸後世,能不悵然。何君安東,掌樂教有年,於審音辯律,尤推獨步。憫南大古樂之絶響,慮其湮沒無聞,逐商諸學校當局,從事蒐集,復爲前鍾校長夫人所鼓勵贊助,許以鳩工鉸桴,以廣其傳。於是窮數月之力,編輯成册,持以示余,要余以課餘之暇,審定其辞焉。余不文,於篇什歌詠,更屬茫然。何敢率爾操觚,弄翰於鐵板銅琶之際,寧不有下里巴人之誚乎。第以勝意難迴,遂允何君按譜度聲,余為按聲填辞,辞有不正,則依聲改纂之,庶歸於諧,至其文字鄙俚工拙,所不計也。
原歌多為英語,而無漢辞,或原為漢文,而辞有未惬,皆改削而另起爐灶。或舍原作而創新格,或依英文而曲盡其義,或半採原意而實以已意,歷時二月,完成十九篇,餘仍其舊。其辞無大支離者,稍加潤色,以葆其真。是否允當,不敢自許,有待於知音之士就正焉。
Printing is not supported at the primary Gallery Thumbnail page. Please first navigate to a specific Image before pr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