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良

陳炳良

Files

Link to Full Text

Download Full Text

Download 著作目錄 (218 KB)

Download 著作評論 (176 KB)

Event Title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Biography (作家小傳)

廣東南海人,一九三五年生於廣州。一九三九年,因日軍侵華,隨家遷居香港。一九五四年,畢業於培正中學,並獲國文科獎。中學時期,得親炙羅慷烈、梁寒操諸先生。課餘又從游於鄭水心先生門下,專攻古文詩詞。與友人組"青社",切磋詩詞寫作。 一九五四年,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受校勘學大師王叔岷教授熏陶,後二年,入香港大學中文系,受業於饒宗頤、羅香林、唐君毅、劉百閔諸先生,對樸學發生濃厚興趣。一九五九年畢業,並獲一級榮譽。一九六二年以《唐代別集目錄》論文獲香港大學文學碩士。 一九六○至一九六六年,任教於皇仁書院。期間歷任中文科主任,及中學會考、倫敦大學普通教育文憑考試之考試委員。一九六六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深造,深受比較文學及新批評影響。一九六九年得文學碩士學位;並轉往俄亥州立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一九七二年以有關《楚辭》論文得哲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先後在原校及加州大學洛彬磯分校講授中國文學。一九七七年,返母校香港大學任教。一九九○年,轉任嶺南學院中文系主任,一九九四年就任該系之講座教授,至二○○一年六月退休。 研究範圍甚廣,由神話、《詩經》、《楚辭》、一直至當代香港文學,都曾有精闢論述。所運用之研究方法,包括有:俄國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心理分析 等。編有《馮平山圖書館金禧紀念論文集》、《神話即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新貌》、《香港文學探賞》、《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研》、《文學與表演藝術》、《魯 迅研究平議》、《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和《香港的流行文化》等書籍。其後,以《形式、心理、反應─中國文學新詮》一書獲一九九五─九六年度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之優異獎。

Summary (短片摘要)

陳教授自小喜歡文學,如古典詩詞。本來唸理科,大學才轉唸中文,在台灣大學中文系唸了一年,回香港大學中文系繼續學業。當時港大中文系以古典文學為主,中文系等於漢學系,用傳統的方法例如考據,少有西方新批評等方法;唸完碩士,再到美國唸博士,才吸收了西方的文學理論。個人研究的範圍很廣,從古典到現當代都有涉獵。開始香港文學的研究很偶然,在海外唸書,有碩士研究生研究張愛玲,便產生興趣,77年回港教小說,教現當代作品,已是突破。在港大教書時也有研究神話與文學,港大本來以古典作品為主,但陳教授開始關注當代文學,也開始開設有關的科目,不過仍以教文學批評方法為主。在文學研究上,反對傳統的印象式批評,或讀後感之類的研究方法,認為應加入西方文學理論作為綱領,提升研究內涵;曾心理分析的批評用方法研究過張愛玲、顧城等。後來為嶺南學院設計學士課程,加入中西小說比較課程,再兼任嶺大現代中文文學中心主任, 更關注香港文學,開始收集有關資料,如報刊等,也和同事召開了幾次香港文學研究的研討會,得到很大的支持,將論文編輯出版,並編過《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中心以收集香港文學資料為主要目標,與中文系合作邀請駐校作家,發展文學的研究與寫作。對於到目前仍有人認為香港沒有文學的問題,認為要看如何為文學定位。一般來說,香港因為政治、經濟、地理等因素,在50年代開始,已得天獨厚,文學發展沒有如大陸和台灣的思想限制,有些作家很早汲取存在主義的養分,寫出新作品,例如葉維廉、王無邪、崑南、齊桓的小說。新生代的也斯、吳煦斌等,他們的作品成績有目共睹,很有水平。

Running Time (片長)

22 min 08 sec

Language (語言)

Cantonese

Streaming Media

Date (日期)

6-4-2002

Disciplines

Oral History

Recommended Citation

陳炳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2002,6月4日)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 陳炳良 [視頻]。 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h_cca/22

陳炳良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