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錦
Files
Download Full Text
Event Title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Biography (作家小傳)
1958年於澳門出生, 原籍廣東新會。1970年來香港, 1978年獲青年文學獎詩高級組首獎,作品為《樂與怒》,並進浸會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前身)中文系,副修英文。在學期間與友人組織新穗文社,出版刊物,經 常投稿報刊。1981年,獲市政局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及小說獎, 1982年大專畢業後任職中學教師,並在新亞研究所進修古典文學,獲碩士學位,並與友人發起組織香港青年作者協會,並任該會主席(1985)及會刊《香港文藝》主編(1984-85)。1986年,轉任出版社編輯,於《快報》副刊撰寫專欄及《亞洲週刊》撰寫書評,並任《新穗詩刊》主編(1978-79, 1981-86)。1986年任教於嶺南學院中文系。1995年以《愛島的人》獲第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 ,同年獲香港大學修畢哲學碩士學位。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2002年,獲香港浸會大學頒授哲學博士學位。近年除寫作新詩、散文、文學批評之 外,亦專注於現代散文的研究。 直至現在共出版11種個人作品集,並與人合編《香港現代散名篇選析》(香港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8年)及《香港當代詩選》(與姚學禮合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年)。
Summary (短片摘要)
陳德錦在澳門出生,12歲來香港,與文學結緣其實很偶然。在中學接觸文學的機會不多,只從課文上讀過,後來是自己找古典文學作品閱讀,創作得到發表後,對文學的興趣更高,所以大專選讀中文系,與朋友組織詩社,又出版詩集。最初從古典文學出發,但在接觸「五四」和台灣的作品後,便喜歡了新文學。這個歷程可以說是沿著文學發展的道路學習的,從胡適、李金髮、戴望舒,到洛夫、瘂弦、鄭愁予等,最初模仿他們的作品寫作,因為他們都走了很長的路,很有經驗,探討過整個文學的創作和文學批評的歷程。1986年,加入嶺南學院中文系教學,創作減少,文學批評較多。創作包括新詩、散文和文學批評。《新穗詩刊》原名《新穗文刊》,約在1978年間與朋友合作出版,包括唐大剛、麥建中等,後來還有鍾偉民、陳少紅(洛楓)、用曹捷原名發表詩歌的陶傑等參與。出版文刊一直都只因為愛好,沒有長遠的想法,大家自掏腰包出版,詩刊出版後爭取最好的方法發行。當時文學的風氣比現在好,印二、三百本可以賣去一半,不過,到了一段時間,銷量會減少,反映了愛詩的人其實不多,來來去去都是那一批。為了推動,詩刊便做專題,盡量將信息帶給大家。香港青年作者協會在1981年成立,是從一次青年文學獎聚會引發出來的,主要是團結青年作者,有計劃地舉辦文學 活動;活動很多,包括創作研討,也有出版詩、小說、散文等書籍。《香港文藝》在1984-85年間出版,共出版了6期。寫作是表達自我的方式,詩是最精煉的方式,對生活有感受就有詩歌。新詩的歷史比較短,只有80年左右,我們還可以有一個過程,寫出更好的作品。在未來,可能有另一種形式表達感情,未必是詩;散文的形式自由,也可以表達自我。在94-95年,散文作品《愛島的人》獲中文文學雙年獎,現在又回到創作詩歌上。在經驗上,覺得詩比散文好,自己從感受出發,詩作不可太哲理化。詩歌有顯微性語言,要鍛鍊語言,書寫漢語既有有特性,也有限制,要善用優點,打破限制。語言多義,很有彈性,要掌握語言能 力。早年中、港、台的詩也有不同的風格和語意,香港東西文化匯集,受外來的影響很大,壞處是文字不純正,好處卻是令我們可以去想詩的新方向,不同的命題、 語言用字、生活事物。不對問題作思考,不可能達到最美。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語言便可表達本地的特點:節奏、詩意。以文 學作課程,讀書之後,會有文學修養,能多點認識身邊事物,感覺事物。以文學作理解社會的媒介,成長後才會對文學有興趣。
Running Time (片長)
40 min 34 sec
Language (語言)
Cantonese
Date (日期)
6-13-2002
Disciplines
Oral History
Recommended Citation
陳德錦、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2002,6月13日)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 陳德錦 [視頻]。 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h_cc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