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神研考及《搜神記》〈女化蠶〉解讀" by 楊兆全 and 鄧愷怡
 

Document Type

Article

Publication Date

2005

Abstract

「大約在新石器晚期,即五千年前,我國先民可能已經知道利用蠶絲了。到了商代,蠶絲業已很發達,甲骨文中不但有『桑』、『蠶』、『絲』、『帛』等字, 而且從桑、從絲的字多達一百餘個(一百零五個)……」1 中國的桑蠶歷史源遠流長,而且中國農、桑並稱,「男耕女織」更可以是早期中國經濟社會最概括的描述。經過時日的累積,中國有關蠶神的故事相當豐碩,而此論文將從前文本及內文本兩個角度切入,以探討:一. 中國的蠶神身份、二. 《搜神記》中〈女化蠶〉(卷 十四)的文本解讀。

Comments

全文瀏覽暫停至2017年4月30日
Fulltext Access is Restricted until 30 April 2017.

Recommended Citation

楊兆全、鄧愷怡 (2005)。蠶神研考及《搜神記》〈女化蠶〉解讀。輯於《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 2004-2005》(頁81- 88)。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chin_proj_2/7

Plum Print visual indicator of research metrics
PlumX Metrics
  • Usage
    • Downloads: 4216
    • Abstract Views: 177
  • Mentions
    • References: 1
  • Social Media
    • Shares, Likes & Comments: 2
see details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