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八期 「珠海書院‧自由主義與民主回歸」

vol8

編者的話:

這期《思想香港》刊登的四篇文章,是香港民間及社會思想史研究計劃的幾個中期資料整理和研究報告。透過人物訪談和資料整理,我們重新審視了幾個密切相關的香港現代思潮課題。

香港學生運動的主流論述,往往以七十年代的保釣運動作為重心,標舉運動的時代意義。然而,這套以中國民族主義作為論說主軸的學運論述,對於由五、六十年代的冷戰氛圍,如何轉型並過渡到七十年代以本土新一代的香港認同和民族主義、左翼激進主義為主題的「火紅年代」,往往欠缺思慮。我們對「珠海事件」的重新整理,卻發現相當有趣的冷戰交鋒如何和香港新的獨立左翼與自由主義思潮互相糾纏的印記。這部分的發現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香港左、右翼思想和自由主義之間的文化混成過程。在對詹德隆的訪談中,我們希望重現「火紅年代」學運高潮出現之前香港大學(當時香港唯一的正規大學)學生的生活和思想狀況,並從中找尋香港較少受中國民族主義影響的自由主義思想線索。在對麥海華的訪談中,我們也追索出在(一度成了主流的)「國粹派」/「毛派」之外,被稱為「自由民主派」的學生領袖,如何與「國粹派」在校園進行思想競爭的歷史面貌。他的歷史見證既呈現出當年自由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的右翼互動匯流的狀態,也同時見證這道思潮如何為日後的「民主回歸」思想舖路。而拙文重新細閱民主回歸論理念的其中一個主要締造人曾澍基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思想踪跡。既談及了當年托派青年對「民主回歸」論的批評,也述說了當年左翼「革命」話語在香港青年思想家中間的興衰。

今時今日,在相當不同的語境下又冒出新一波的「革命」話語。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當年青年關於「革命」熱情的歷史經驗?《思想香港》今期的四篇文章,希望可以對香港梳理上述這些現實與歷史的問題,可以提供一些思想史上的資源,增益有關的討論。

羅永生

Articles

PDF

「火紅年代」學運前夕・香港大學・自由主義思想
Tak Lung TSIM (詹德隆) and Lai Ieng LAU (劉麗凝)

PDF

民主自由派・反國粹大聯盟・香港前途問題
Hoi Wah MAK (麥海華) and Lai Ieng LAU (劉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