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of Award

8-2003

Degree Type

Thesis

Degree Name

Master of Philosophy (MPHIL)

Abstract

金庸自一九五五年在新晚報開始連載第一篇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至一 九七○年封筆作《鹿鼎記》,共創作了十五部小說。這十五部小說在華人世界中 歷久不衰,更引起不少討論。一九八四年,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金 學研究叢書」,「金學」一詞正式出現。最初,討論金庸作品都以短小的筆記型 文章為主,集中在閱讀金著的感受、討論書中情節和人物等。一九八○年代末 開始,「金學」己成為學術界的熱門研究課題,有大學更主辦「金庸小說學術研 討會」,與會者多為享負盛名的學者,最近更出現了所謂「金庸學」(Jinyonology) 一詞。「金學研究集」發行人王榮文認為金庸「極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其作品 「經典化」的完成,這真是古今中外作家們少有的幸運」。王德威在《金庸小說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的序言中亦提到:「本書的出版,無疑為金庸作品經典 化發展,再下一城。」

這情況在當代華文創作圈中非常罕有,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文化現象。 金庸小說能發展到現在成為「經典」,內在原因當然是其小說本身的確是不可多 得的好作品。然而,這並不是唯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外在的文化脈絡 因素發揮的作用更大。作為作者,金庸花了很大心力把自己的小說包裝成「經 典文學」呈現在讀者面前;另外,經過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學術界和文化 界不斷討論,金庸小說終於成為「經典」。然而,由於三地的政治文化環境不同, 金庸小說的經典化在中港台所經歷的道路也有很大差異。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首先是分析金庸如何為其小說製造出一個「經典」形象,再進一步對金庸小說 不同的經典化過程作一疏理,從而探討其間三地在金學研究現象中所包涵的文 化政治意義。

Recommended Citation

陳碩 (2003)。經典製造 : 金庸研究的文化政治 (碩士論文,香港嶺南大學)。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td/12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