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南" by Centre for Humanities Research, Lingnan University
 
陳耀南

陳耀南

Files

Link to Full Text

Download Full Text

Download 著作目錄 (290 KB)

Download 著作評論 (299 KB)

Event Title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Biography (作家小傳)

曾用筆名梁山。 一九四一年出生,廣東新會人。 一九四六年來港定居。先後就讀於振華小學、德明中學及知行中學。 一九五八年獲政府獎學金進崇基學院攻讀化學,不久改習中國文學。一九六二年以該校畢業成績最優生入讀羅富國師範學院一年制課程,獲最佳教學及論文獎。畢業後應聘英華書院,任文憑教師。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後,回校重修一年學位課程。一九六六年得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學位,出任英華書院中文科主任。一九六八年升任副校長。一九六九年以論文《清代駢文研究》獲文學碩士。 一九七三年,轉職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語文系高級講師。 一九七五年加入香港大學中文系任教。一九七九年以論文《魏源研究》獲香港大學哲學博士。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年以"外國人學者"銜,應聘客座日本京都大學人 文科學研究所。一九八四年底升任港大高級講師。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七年出任台灣中興大學中文系研究教授。翌年獲台灣教育部審定頒授終身正教授銜。二零零一年八月起任臺灣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多年來,應邀擔任學術教育演講及各類學藝活動評判達數百次。經常在電台、電視台主持文教節目,並為報章雜誌寫專欄。

Summary (短片摘要)

陳耀南的創作以寫散文、雜文為主。他對文學的興趣始於小學,讀大學後更由化學系轉讀中文系。大學畢業後他曾經任教中學十年,後來到港大任教。陳耀南受到項莊先生的邀請,在《星島晚報》寫專欄,繼報紙專欄後,他在胡菊人主編的刊物《百姓》、詹德隆的《才俊》以及《明報月刊》上均有約稿和專欄,在香港電台主講「文哲漫談」。後來他把這些專欄雜文編輯成書出版。除此之外,他平時常有演講機會,他用心所寫的演講稿以及各種談文說理的文章也結集出版。陳耀南出版了約26本著作,他的散文主要偏於說理,社會性的題材較多,像《輕談淺說》、《不報文科》、《以古為鑑》等。還有一部分是詩文創作,《東瀛詩草》是1980年他到日本訪問時所作的抒懷文言詩集,而《刮目相看記》、《碧海長城》則是日常生活、社會事件的感受,這兩本散文集更得到台灣中興文藝獎。學術性、實用性的著作也有不少。在他的作品中,他最滿意的是《中國文化對談錄》,以及收錄了他由1962年來所寫的不少文章《命運與文化》。陳耀南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很大,而另一方面香港特殊的位置、都市文化、社會轉變又使他感概萬千,「命運」與「文化」也就成為他作品的兩個主題。

Running Time (片長)

19 min 42 sec

Language (語言)

Cantonese

Streaming Media

Date (日期)

5-17-1995

Disciplines

Oral History

Recommended Citation

陳耀南、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1995,5月17日)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 陳耀南 [視頻]。 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h_cca/17

陳耀南

Plum Print visual indicator of research metrics
PlumX Metrics
  • Usage
    • Abstract Views: 2668
    • Downloads: 82
  • Mentions
    • References: 1
  • Social Media
    • Shares, Likes & Comments: 2
see details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