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書於北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白麻紙,全幅縱28.3釐米,横306.3釐米,加上後人的題跋,總共全長450.3釐米,是篇幅最長的蘇軾書跡,現藏吉林省博物院。本文分析《洞庭春色賦》和《中山松醪賦》的書寫與複製情形,整理歷代庋藏流轉脈絡,以及九位題跋者的十三則題跋。研究發現:蘇軾多次書寫此二賦,尤其是寫《中山松醪賦》予友人,彌補個人作品出版受限制的困境。後世的石刻和法帖促進此二賦的傳布。乾隆皇帝至少兩次臨摹《中山松醪賦》,四度題寫《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其中兩次是在蘇軾寫《中山松醪賦》的河北定州,頗具深意。
關鍵詞 Keywords
蘇軾, 《洞庭春色賦》, 《中山松醪賦》, 乾隆皇帝, 書法
語言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版權聲明 Copyright Statement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共享創意條款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參考書目格式 Recommended Citation
衣若芬 (2018)。遞藏·題跋·複製: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書跡。《嶺南學報》,復刊 第九輯,頁143-161。檢自 https://commons.ln.edu.hk/ljcs_new/vol9/iss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