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篇名 Alternative Title
On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nanke dream with the Yogacara framework
摘要 Abstract
本文因應湯顯祖以“情”“心”探察生命底藴的客觀性而採用論“識體”最是透澈的唯識學理念分析《牡丹亭》和《南柯記》。爲辨明湯顯祖戲文與佛教思想微妙密切之關係而選用法相唯識觀念,如“識所緣境”、“偏計所執”、“萬法唯識”和“轉識作智”分析兩個作品呈現的生命現象。在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闡釋八識的架構下,《牡丹亭》的杜麗娘、柳夢梅和《南柯記》的淳于棼展示的情感現象不但與作家本身,還與文化集體習氣相關。本文亦藉“相”“性”和情“至”“盡”之互相觀照,探討湯顯祖理想的人生境地和戲曲美學境界:即莊嚴生命情感現象中的“至真”和傳统文學中之“大美”。
關鍵詞 Keywords
《牡丹亭》, 《南柯記》, 法相唯識宗, 情至, 情盡, 生命現象
語言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版權聲明 Copyright Statement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共享創意條款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參考書目格式 Recommended Citation
司徙秀英 (2016)。從"法相唯識"論《牡丹亭》和《南柯記》。《嶺南學報》,復刊 第六輯,頁183-210。檢自 https://commons.ln.edu.hk/ljcs_new/vol6/iss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