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Type

Article

Publication Date

2011

Abstract

所謂「背叛」,表明了並非複製,而是指「創造性背叛」。即有意識及具目的性變更前文本內容而「再創造」一個文本,並在主題上具有創造性,而「背叛」非表示輕浮的態度,是嚴蕭認真的寫作態度。再創造的可能乃基於文本的意義具彈性和可塑性,而非固定不變,換言之,任何文本都可以被「再創造」,傳統經典亦不例外。「再創造」的過程,包含了身為讀者的重寫者對文本的刻意誤讀,從而令主題改變,並加入時代元素,使背叛而來的作品具嶄新的面貌。故此,對前文本的「背叛」,既是以前文本為背叛的對象,亦是以前文本為創作藍本之一,又使之增值及具積極性,正如朱祟科所言:「改寫不是反其而行之的走極端,不是簡單的否定,需要具創造性的超越和反思深度,開拓比前文本更高的境界。」重寫者透過對前文本的「背叛」以帶出其創作意圖。

而《理水》背叛鯀禹治水神話,帶出對時代的批評、諷刺以及獨特見解。鯀禹治水神話與其他中國神話一樣,往往只是「條目式」記錄,故事往往只有結果,過程「留白」,而後代讀者閱讀神話,便存在很大的想像空間,而隨著時間巨輪的滾動,鯀禹治水神話亲變得愈來愈豐富,後代不斷在神話「留白」的空間加以補充、發揮,使之經典化。重寫者魯迅誤讀家傳戶曉的治水神話,使其陌生化,從中推陳出新,刻意誤導讀者由古代的治水神話所關注的「治水」至《理水》強調的「治人」及時代弊端,從而借神話帶出諷刺及對時代之見解,可見《理水》並非只是把鯀禹治水神話的載體由文言文譯為白話文,進行複製,而是加入了重寫者魯迅對身處時代的個人見解及批評。現將於下文簡介鯀禹治水神話及《理水》的內容,再而探討魯迅背叛鯀禹治水神話的動機、創造手法及內容主題上的推陳出新。

Comments

全文瀏覽暫停至2017年4月30日
Fulltext Access is Restricted until 30 April 2017.

Recommended Citation

羅雋杰、洪思瑜 (2011)。《理水》的背叛。輯於《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 2010-2011》(頁203- 226)。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chin_proj_5/3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