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of Award

2011

Degree Type

Thesis

Degree Name

Master of Philosophy (MPHIL)

Department

Chinese

Abstract

大量的史實證明,香港五、六○年代銳意介紹西方現代主義的文藝雜誌與 副刊跨越了不同的藝術媒介,為香港現代文學奠下了重要的基礎;而這個基礎 有兩個重要的特質:一它是一個連續的累積過程,二它具有跨越媒介的特色。 由《文藝新潮》(1956-1959)以降,到《新思潮》(1959)、《好望角》(1963) 等提倡現代文藝的雜誌,它們所累積的現代主義文化根基及對不同藝術媒介的 包容吸收,到了六○年代的《中國學生周報》仍然秉承這份精神。本文把西方傳入的現代主義思潮看成是一個在香港連續發展的整體。

現代主義雖然是西方思潮,但在香港的特殊背景之中,反而把其消化成香港獨特的文學風格,令香港文學更加本土化;而對於六○年代在香港成長的作者,歐洲電影更是一個吸收現代主義思潮的重要途徑。本文以現代主義及歐洲電影兩條線索在香港交匯的事實構成一個視角,一方面考察香港本土意識的形成,另一方面探討電影與文學在美學及文化上的互動關係。

在這個視角下,六○年代《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所討論的歐洲電影成為本文重要的文獻,而本文會抽取當中較有代表性的電影作品,並以之為章節, 看其對香港文學的影響。討論的作品以長篇作品《剪紙》(1977)及《我城》 (1979)為主,旁及《養龍人師門》(2002)、《象是笨蛋》(1969)以至也斯及西西的影評,以及他們回應某些歐洲電影的文學作品。與過往的評論不同, 本文把這兩部作品放在歐洲電影與現代主義文學交錯的脈絡中,重新發掘其背後的影響來源,討論的電影包括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1922-)的《去 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 1961)、路易士‧布紐爾(Luis Buñuel, 1900-1983)的《模糊的情慾對象》(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1977)、 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春光乍洩》(Blow-Up,1966)、路 易‧馬盧(Louis Malle,1932-1995)的《莎西遊巴黎》(Zazie dans le m�tro, 1960)等,並旁及這些導演其他電影作品及當時歐洲的電影文化,以至它們背後的文學原著,包括法國情色文學作家皮亞‧盧維(Pierre Louÿs,1870-1925) 的《女人與玩偶》(The Woman and The Puppet,1898)、 南美魔幻寫實作家科塔薩爾(Julio Cotazar,1914-1984)的短編作品、法國新小說作家的電影劇本等,並以也斯和西西早期作品為參照,察看當中受電影文化影響的轉變過程。

Recommended Citation

謝伯盛 (2011)。 香港文學的現代主義: 六、七〇年代歐洲電影與香港文學的關係 (碩士論文,香港嶺南大學)。 檢自 http://dx.doi.org/10.14793/chi_etd.8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