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
Date of Award
1996
Degree Type
UG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Chinese
Abstract
張賢亮〈綠化樹〉在1985年出版後,便吸引很多學者的注意,無論在內容及主題方面,學者們均不斷地進行反覆探討。但大部分的學者多採用社會歷史批評的角度出發,企圖發掘小說所反映的社會黑暗面知識分子不容於世、人慾橫流、政治迫害、人性被歪曲等。這方面的研究己相當廣泛及深入,本文若再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一來難有所突破,二來恐怕會被他人牽著鼻子走。
八十年代起,學者嘗試用西方文學理論來研究中國文學,希望從新的研究途徑,尋求突破,跳出社會歷史批評的規範。在眾多西方理論中,以心理分析最受學者垂青。心理分析主要是根據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對人類心理結構中的無意識方面的強調。據弗洛伊德所說,個人的犬部分精神活動過程是無意識的,而且,人的一切行為根本上都是由我們所說的性慾促動的,弗洛伊德把這種根本 的精神力量稱作 "力比多" (Libido) ,即性能量(Sexual Energy) 。換言之,心理分析運用在文學作品的研究上,可幫助我們深入了解作品主題和象徵意義,避免歷史批評方法過分著重歷史和社會背景,而忽略了文學作品本身的獨立性。
因此,本文嘗試用西方的心理分析法弗洛伊德理論,來對〈綠化樹〉進行分析,希望能從另一角度,探討作品中所流露的性心理,從而理解作品中男、女主角的行為。
但弗洛伊德的理論繁多,本論文只選取其中三個最主要的理論 一一 力比多、戀母情結、懷父情結,來分析〈綠化樹〉。
據弗洛伊德說,力比多慾望的滿足至少有三種途徑:用理智來克服 (壓抑) ; 投射到異性對象 (投射) ; 升華為藝術形象 (退卻)。章永磷及馬櫻花在故事中正正經歷力比多壓抑、投射、退卻。故選用力比多理論來分析此部作品是最適當的。
另外,章永磷在投射的過程中,由於受潛意誠的戀母原慾影響,才會愛上馬櫻花 ; 而馬縷花對章永琇的愛只限於精神上。由於他們的愛建基於精神上,才導致他們的愛無疾而終。所以在選取力比多理論的同時兼取弗洛伊德的戀母、懼父情結的理論作輔助。
整篇論文分為五部分,除引論外,先簡述作者生平和〈綠化樹〉 的內容大意 ; 後說 "力比多" 、"戀母情結" 及 "懼父情結" 等理論 ; 接著用以上三個理論分析章永磷的心理變化及行為 ; 最後總結全文。
其實,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過心理分析,理解中國知識分子性慾被社會禁忌制約下,對他們的行為會有甚麼的影響。
Recommended Citation
鄧淑賢 (1996)。張賢亮《綠化樹》的心理分析。輯於《考功集(畢業論文選粹)》。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chi_dis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