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

Date of Award

2000

Degree Type

UG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Chinese

First Advisor

梁秉鈞教授

Abstract

我實在很喜歡寫作。於是,前我知道二年級有創作課的時候,日盼夜思希望能成功選修。希望沒有落空,課上獲益良多,敘事角度的運用、如何佈局、結樽安排、心理描寫......。就是這樣,寫了第一個短篇小說。早在創作班的時候,便想寫個關於老人的故事。我知道,我會很喜歡這個小說。當時,故事藍本在腦裏,主人公的輪廓巨大概已有,只是寫得好並不容易,我不想這個小說成為初試牛刀的犧牲品,便擱置了這個念頭。幸運地,今年的畢業論文首次可撰寫文學創作,決定以一篇小說作畢業論文時,我便知道這個故事要誕生。

這個小說真可形容為十月懷胎才誕生的心血結晶。慶幸的是有經驗豐富的婦產科醫生(相信梁教授不會介意我作這個比喻)教我怎樣照顧胎兒。透過超聲波看到胎兒手腳逐漸形成,我很高興。他教我吃些甚麼才能令胎兒吸收足夠的養份,使之健全成長。吸煙、酗酒等惡習必須戒掉,以免影響胎兒的健康。否則,也許會胎死腹中,或成了畸形兒。當然,分娩之際,醫生在旁催生,十分擔心嬰兒的安危。在他鼓勵之下,嬰兒可謂順利出生,雖不是個美人胚子,但總算十分健康。

在此,衷心感謝梁教授的悉心指導與鼓勵!

小說講述一個老人故事,夾有現實與回憶,故事可說橫跨了數十年光景。全篇小說可以用一個「變」字形容。嘉芙離家的時帳,祖父胖胖的。三年後回來,祖父變得廋骨嶙峋,由行動自如至失禁失憶。隨著時代的轉變,酒樓食肆吃的東西不同了,裝潢不同了。沙田也逐漸在變,甚至人與人的親情也變質了。就是小說的敘事角度也隨時在變。小說運用了多種敘事角度,以分節片斷的形式來敘說這個老人的故事。有些片斷是孫老爺的回憶、獨白,有些從小孩的觀貼出發,描寫靈堂氛圍的時候則用全知觀點。章節都沒有點明確實時間,這是小說的特點,跳躍性十分強。初讀的時候,因時空的突然跳轉可能感到少許混亂,只要細看,便看出其肌理。

小說的人物有老至八十歲,也有剛學會說話的孩子。於是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也得有適當的模仿,把他們安放在甚麼場景,與那個人物產生化學作用。舉個例子:人們說童言無忌,小孩子的說話是最真摯、不經修飾的,所以我安排綽綽在一個本來充滿童稚的場景,把殘酷的事實(「公公醜,公公尿尿,醜醜。」) 告訴姑姑,告訴公公,也告訴讀者。又如, 描寫靈堂裏人物的一舉一動都盡量不帶情感批判,以第十六至十七節為例,由百合花的消隱,紙人呆呆站著,以至演默劇的子孫是寫人與人的疏離。另一方面,小說有些章節精簡地寫了孫老爺對阿妹的眷戀,嘉芙、堯叔等對聽孫老爺的孝心與關懷。

老人總愛緬懷過去,小說中孫老爺是個不便於行,記憶力差的八十老人。小說預先安排孫老爺重複問嘉芙同一個問題,或是把年輕時發生的事誤以為仍在進行,令小說結尾更自然。小說結尾,孫老爺把夢境與現質混淆,產生幻覺。我特意運用急促的語氣、跳躍的句子寫孫老爺神智不清。重復又重複的語句,現實與幻像,真假交錯纏繞。除此以外,小說裏有少許的超現實主義。十九個章節中,三次出現蝴蝶的意象,或有意或無意。我不知道蝴蝶是否也跟蛇一樣有一特定象徵意義,或能以弗氏心理分析去解釋,只是認為章節裏加上這樣一個意象,能為小說增添額外的情意。

小說最難寫的是孫老爺內心獨自的部份。對於一個剛過二十的小丫頭來說,要模仿八十歲老人的思維,揣摩他說話的語氣實在困難。心裏掙扎很久,都不敢下筆,怕寫得怪模怪樣,或是寫成娘娘腔。初稿交給梁教授看,正如所料,寫得不太成功。拿回的時候足有三十隻烏黑的蒼蠅伏在上面,很多字被省去。(那份稿子我仍保存著呢。)梁教授要我注意,男性說話比較直截了當,要寫得利落,不像女性般忸怩纖細。經多次修改及梁教授的鼓勵,現在的版本好多了。

現在小說裏,孫老爺的妻子「阿妹」在第九節裏被水淹死。原來,我的構思並非這樣安排的。「阿妹」沒有死,但寫完初稿之後,發現「阿妹」出場的次數太少。而且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裏,丈夫有病,身為妻子的卻不在身邊侍候,是說不過去的。後來想到,若是「阿妹」死了,孫老爺欠伴兒,爺孫倆的感情的建立來得更順理成章。拍照的時候,念著早喪的「阿妹」也能增加小說的悲劇性,便決定修改。

為了寫靈堂、喪禮,除了靠自身體驗以外,我到關書館翻閱有關喪葬禮儀、死亡禁忌、中國死亡習俗等書籍,更特意致電紅磡曲街一家殯儀用品老商號,打算作一個簡短訪問。可惜老闆並不友善,我被拒絕了。為了把紙紮公仔寫得更全神,我冒昧走訪屯門一家衣紙店,幸而這家店的老闆樂於問答我的問題,使描寫靈堂與喪葬禮儀掌握得更準確。有時候,我整整坐一天才寫寥寥三百字,情況更惡劣的時候只有一百字。我終於明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那個時候,我實在恨自己讀書太少。有時我又會安慰自己:「王文興每天也只寫一百字而已。」相信,這篇論文如要做到「下筆如有神」,除了「讀書破萬卷」以外,平日細心觀察身邊人的言行舉止,都有助寫出「神」來。隨著心理變化,人的一眉一目也在表達情感。現在,又有多少人能留意、關心身邊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或長輩。

同學問我:「小說是否真人真事?嘉芙是不是你? 」

這個問題令我想到寫《大亨小傳》的費茲傑羅的說話:「在每一篇故事裡,都有一滴我在內――不是血、不是淚、不是精華,而是更親密的自己,真正擠出來的。」

Recommended Citation

蘇翠珊 (2000)。孫老爺。輯於《考功集(畢業論文選粹)》。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chi_diss/37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