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
Date of Award
2024
Article Type
現代文學、文學與電影
Degree Type
UG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Chinese
First Advisor
黃淑嫻老師
Abstract
香港粵語電影的發展一直與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息息相關,五〇至六〇年代是傳統與現代思想交匯、中西文化相互交錯的時代,體現在香港粵語電影中便是「集體意識」與「個人主義」的交接。在失序的五〇年代,香港粵語電影將大眾求存的光景投影在《危樓春曉》(1953)中,在虛構的特定空間「快富巷板間房」探索階級邊界與頌揚孝慈鄰里,在混亂時代催生「集體意識」共尋曙光。直到六〇年代戰後嬰兒成為社會主體,粵語電影踏入轉型時期以適應主流年輕觀眾,減少對傳統意識的靠攏,轉而描述個人發展及都市光影,即《難兄難弟》(1960)及《七彩難兄難弟》(1968)。由此,五〇年代香港粵語電影是作為左翼政治意識形態(長鳳新)或側翼社會集體主義宣傳(中聯)的媒介,依靠承接傳統文化以穩定社會。到六〇年代,粵語電影主要是一種「娛樂模式」而非穩定社會或宣傳政治的媒體工具,以「都市」與「個人」作本描述形形色色的新興潮流和西方元素以切合都市發展與年輕觀眾口味,呈現出香港現代化都市風貌,但同時並未割捨五〇年代的集體意識,甚至在《七彩難兄難弟》中陳文的教化觀對五〇年代更有所復歸,這在內文會詳述。
本論文以香港粵語電影《危樓春曉》、《難兄難弟》及《七彩難兄難弟》作研究對象,分析香港粵語電影如何回應五〇年代至六〇年代香港社會從「傳統」到「現代」,從「集體」到「個人」的轉變,務求釐清其時間線及具體進程,為五〇至六〇年代的香港粵語電影提供額外參考及補充。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Recommended Citation
戴嘉壕 (2024)。集體與個人、傳統與現代——從《危樓春曉》、《難兄難弟》、《七彩難兄難弟》探舊時香港(1950-1960年代)。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 (編),《考功集2023-2024 : 畢業論文選粹》。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