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

Date of Award

2023

Article Type

古典文學、文學與思想

Degree Type

UG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Chinese

First Advisor

蔡宗齊老師

Abstract

清代官方對於文治的重視,使得皇帝必須同時兼領文壇,到乾隆時期這種趨勢體現得最為明顯。乾隆帝的詩論,歷來雖研究者不少,其詩論在清代詩學史中的影響主要體現於固化「詩言志」的詩教屬性,連接情真與詩教的方面。或因御製詩給人普遍印象較為迂腐,研究者往往類推而忽略詩論中論情的部分,很多論調都認為這些只是政治家兼涉文學的虛言,但仔細觀察研究和分析乾隆帝的詩論和詩作就可以發現,這些詩論確實在御製詩的創作和其情感論得以實踐,并且二者有一分合的過程。乾隆帝詩論將「詩言志」和「言情」統一,排斥「綺靡」元素,並將這一重新賦予概念的「情真」整合於詩教風化的目標之下,具有很强的現實意味。

本文將總括、略解乾隆帝詩論中對於文學本身、創作和闡釋的觀點。從情感論出發,再以這一情真而富政教意味的情感論為背景,分析御製詩中一個較為特別的類型,即從乾隆戊辰年開始逐漸成形的,充滿私人情感的悼亡詩。在這類詩創作過程中,作為詩人,乾隆帝用關鍵典故串聯悼亡詩的寫作特色變化過程。一方面繼承六朝的「詩緣情」傳統,使用前人悼亡慣用的意象,也根據生活自創典故,表達「頓失內位」的隱痛;另一方面,在寫作私人情感的詩時,經過一段情感爆發的時期後,他在悼亡詩中也繼續堅持將改動的「詩言志」詩教觀放入悼亡敘事。這一離合的過程,可以説在實際創作中實踐了情真又暗透言志,為天下樹立倫理典範的詩學觀,在客觀上將趨向於綺靡務虛而為遺民群體珍愛的悼亡詩,拉回了盛世元音、中正平和的教化軌道。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Recommended Citation

楊岵荻 (2023)。乾隆皇帝詩論與私人情感詩的離合。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 (編),《考功集2022-2023 : 畢業論文選粹》。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