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

Date of Award

2022

Article Type

現代文學、文學與電影

Degree Type

UG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Chinese

First Advisor

黃淑嫻老師

Abstract

媒體在很大程度上介入人們對歷史的認知。當歷史的書寫和影像走出了勝利者的演講稿,電影便以多元的姿態對歷史進行見證與回顧。擴展題材、意識形態、歷史的來源等方式再現和豐富歷史,電影人獨到的見解都增添了歷史的複雜性和曖昧性。而再現的過程必然會被其時代和周遭的世界滲透影響。影片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一種社會與歷史角度的詮釋方式,影片與其周遭的世界必然互相溝通。由此電影的背景與敘述成為我們研究和理解歷史與社會的參數。

對中國人而言,中日戰爭(1939-1945)是一道陳年的傷疤,如今仍以各種媒介傳載這段歷史。在1949年後,面對曾經的敵人,中港台三地皆隨著語境的變遷有不同的回應。而電影,作為歷史的敘述者,也在繼續重現、萃取、呈現不同的視野和維度。作為曾經的丑角,香港電影對日本的記憶在60年代起產生了曖昧的變化。在港英政府的管治下,民族主義沒成為主流,與日本的關係變得密切。但電影對中日戰爭這一題材仍處理得小心翼翼,無論是電影還是社會都仍未能完全消化日本「侵略者」的歷史。八、九十年代,人們開始集中關注本地經濟、身分、社會、回歸等問題。戰爭歷史不再是主要題材,更多作為我們了解社會的憑據。沒有經歷戰爭的香港影人對中日戰爭的呈現表現出一種過去與旁觀的態度。

這一脈絡展現香港社會,或香港影人在不同年代如何回應中日戰爭這段歷史,同時這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由此,本文將分別分析1960至1990年代四套與中日戰爭相關的電影,包括:《最長的一夜》(1965),《廣島廿八》(1974),《傾城之戀》(1984)及《客途秋恨》(1990)。本文將結合電影背景、社會、作者等因素具體分析電影中日本印象的呈現與轉變。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Recommended Citation

張嘉儀 (2022)。電影與歷史:論香港電影中日戰爭的日本形象(1960-1990年代)。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 (編),《考功集2021-2022 : 畢業論文選粹》。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