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Type

Contribution to Book

Source Publication

施惠澤民彰主愛 : 香港路德會鑽禧紀念活動之《社會服務篇》

Publication Date

1-1-2011

First Page

27

Last Page

32

Publisher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Abstract

從漁村發展成轉口港,再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大都會,香港是一個無論從歷史、經濟及社會發展上皆備受注目的城市。雖然歷百年多番戰亂及金融危機,仍無阻工商業及投資市場持續發展,但現今,實不難發現香港社會樓價高企,嚴重的貧富兩極化情況導致香港社會福利政策仍不時被垢病。近年,學童自殺、毒禍、虐老及精神病患者危害社區等問題可說是報章頭條的常客,再加上「最低工資」及「綜援金額」等爭議性問題,足可反映現今社會福利政策似乎仍不足以照顧民生問題下的一班受害者。然而,當瞭解香港的福利發展一向都以「盈餘發展福利」的原則運作時,卻又不難理解貧富懸殊的現況。 用另一個角度看,作為一個低稅的地方,香港公共服務包括醫療、社福、房屋都有著相當濃厚的財富均分的運作。比方說,港人即使要付錢,都只不過是每天$100便可有手術、醫藥、住宿全包的住院服務。此等措施都有賴於當年殖民政府仿效英國近乎社會主義的做法。當然,能夠實施行是全賴港人自己有足夠的稅收支持開支,且在使用服務上相當有效率,即使立足在全世界醫療開支高企的二千年頭,香港用在醫療服務的開支(人均GDP)卻祇是百分之六左右。 在宏觀福利的檢視下,無論公共服務包括醫療、福利教育及房屋都近乎社會主義的供應模式。從微觀角度看社會福利,即個人支援或社區救濟,卻又相當乎合「剩餘摸式」的管治基礎。故此讀者必需理解宏觀和微觀的社會發展顯然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集中討論八十年代的個人福利及社會支援服務發展,而這時期亦正是社會福利政策發展的黃金十年。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ISBN

9789889925673

Recommended Citation

陳章明、鄧芷欣 (2011)。八十年代社會福利政策。輯於《施惠澤民彰主愛 : 香港路德會鑽禧紀念活動之社會服務篇》(頁27-32)。香港 :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