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書寫型態及其文化功能

Streaming Media

Organizer

中國詩學聯合研究中心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中文系;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中國詩歌研究論壇;廣島大學森戶國際高等教育學院

Document Type

Public Seminar

Date

11-12-2020

Time

19:00 - 21:00

Venue

Online Session via Zoom

Description

書寫是幾千年中華文明得以傳承不斷的重要方式,書寫留下來最基本成果就是書寫文本,它成為人類早期最為重要的文化思想記錄,後世研究人類文化思想最珍貴的文獻材料。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早期書寫起碼有三種形態,第一是甲骨文的書寫,第二是金文的書寫,第三是典冊文的書寫。它們的書寫方式不同,功能不同,內容不同,在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影響也不相同。充分認識三種早期書寫形態的各自功能、特點,互相發明,互相參證,有利於將中國早期文化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實現從物質考古到精神考古的飛躍。

講座回顧

如何看待早期中國的歷史?傳世典籍與新出土文獻之間究竟是何種關係?學者在閱讀、研究傳世典籍時應該持何種態度?這是當下海內外學術界共同關心的重要議題。2020年11月12日19點,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趙敏俐教授做了題為《中國早期書寫形態及其文化功能》的線上講座,深入探討了上述問題,為學術研究打開了新的進路,引發了觀眾的深入思考。本次講座是中國詩學論壇網絡學術系列講座的第一講。中國詩學論壇由首都師範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日本廣島大學聯合創辦的中國詩學聯合研究中心舉辦。此次講座由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傅道彬教授任對談嘉賓,香港嶺南大學蔡宗齊教授任講座主持人。 趙敏俐教授的講座圍繞著中國早期書寫的三種形態,即甲骨文、金文、典冊文獻展開。

首先,趙敏俐教授對甲骨文、金文這兩種書寫形態的起源及文化功能進行了梳理。他認為甲骨文書寫、金文書寫這兩種書寫形式均植根於其所產生的社會文化之中,其書寫或與占卜相關,或與紀功祭祀等密不可分,皆具有某種神聖性。因此,甲骨文與金文都是極為寶貴的實物文獻,但同時也都有其局限。如甲骨文周代以後即不為人所知,相對於《周易》即缺少體系性、總結性。再如金文的成體系研究也是近代才開始的。書寫功能的不同,使得這些書寫在漢代以後的影響遠不如「五經」、「諸子」等「典冊類書寫」。由此,趙教授轉入了對「典冊類書寫」的分析。典冊文獻的書寫濫觴於夏商時期,相比於甲骨文、金文,典冊類書寫有更強的實用性。它功能多樣、內容豐富,更多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早期實踐中積累的知識與智慧,具有法典性質,也從此開啓了中華文化思想的早期建設。趙教授以《周易》為例,對典冊文獻的書寫與功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闡發。通過對上述三種書寫形態及其文化功能的分析,趙教授提出了對早期書寫的歷史分層及認識方式的反思,指出近百年來的考古發掘不僅未能動搖傳世文獻記載,相反證明瞭要認識中國早期歷史,傳世文獻仍是可依賴的最重要的文獻記載。目前學術界對上古傳世文獻的懷疑混淆了早期典冊文獻書寫與甲骨文、金文書寫的區別。傳世典冊文獻中以高度濃縮、典型塑造甚至神話的方式保存了很多中華先民殘存的文化記憶,我們不能用後世「信史」的標準看待其所記載內容,相反,應該結合多學科的知識對典冊類文獻進行文化考古與精神考古。最後,趙教授總結道,隨著當代考古學的發展,傳世典冊文獻的歷史價值得到了更好的顯現。當代學者在充分三種早期書寫文獻的功能、特點,相互發明與參證,將會實現從物質考古到精神考古的深入。

對談嘉賓傅道彬教授從幾個角度對趙教授的主題講座進行了呼應。傅教授認為早期書寫的三種形態揭示了文學史的發展規律,精神考古與原型批評也有共通之處。傅教授還將話題引向了對古典學的思考,認為中國古典學的本質就是三代之學,本次講演呈現了先秦文化內在的起承轉合,對於古典學的建設有深刻的意義。

趙敏俐教授的主題演講與傅道彬教授的對談引發了諸多觀眾的熱烈回應。觀眾就秦始皇石刻的書寫性質、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的關係,精神考古的內涵、三代之間的變與不變等議題提出了疑問。趙敏俐教授也逐一做出了深入的回應,對講座中的一些議題進行了更為細膩的辨析與展開。

雖然難免一些網絡上的故障,但網絡論壇的形式使得學術討論跨越了地域的阻隔,全球各地的聽眾得以分享這次精神盛宴。我們相信,本次講座的所引發的學術思考必將不斷地引發回響。

Language

Putonghua

Additional Information

主講嘉賓簡介

趙敏俐,1954年生,1988年3月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燕京學者講席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詩經學會、屈原學會、樂府學會副會長。主要學術著作有《兩漢詩歌研究》、《周漢詩歌綜論》、《先秦君子風範》、《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中國詩歌通史》(主編兼漢代卷作者)等。發表過學術論文100餘篇。其成果先後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1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學術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Recommended Citation

趙敏俐、傅道彬、蔡宗齊 (2020,11月12日)。中國早期書寫型態及其文化功能[視頻]。檢自: https://commons.ln.edu.hk/866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