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與文化 : 試論也斯的小說

Document Type

Book chapter

Source Publication

當代作家專論

Publication Date

1-1-1996

First Page

65

Last Page

88

Publisher

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

Abstract

香港作者也斯以詩作和散文見著,兼及文學評論,近年還寫作及出版文化評論的著作,在小說方面的貢獻因而相對地被忽略了。雖然討論也斯的小說的人不多,但他的作品一直受到圈內人重視,曾被選入各種選本,受到認真的批評家的注意。他在不同時期開創風氣,對同代的小說創作產生影響,可說是「小說家的小說家」。評論家鄭樹森在一篇宏觀地總論現代中國小說的論文中,曾經從歷史的角度比較公平地說出也斯早期小說的位置:「也斯在七十年代吸收魔幻現實主義和法國新小說靜態客觀描述,寫出兩類型作品;而前者在嘗試的時間及運用的嫻熟,都遠比大陸和台灣為先。」

本文嘗試承接鄭教授的評論作為起點,以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討也斯自七十年代迄今的小說創作,思考其作品本身及其作品在現當代中國文學、在文化思潮中的意義。這樣做是希望平衡近年不同地區在討論現當代中文小說時因偏見或資料的匱乏而造成的偏頗與遺漏。筆者寫作本文時,由於身在海外,許多資料未能完全包羅;也斯與大部分當代中文作者不同之處,正在於他許多作品並非發表於文學期刊,亦未結集。他與通俗文學糾纏不清的關係也正是他九十年代作品的一個特色,因而他的作品難以光從新批評的純文學角度討論,故為香港以外的論者長期忽略。所以本文只能作為一個初探,希望識者不吝指正,以便這個討論可以逐步清晰成形。

本文的討論大概包括以下幾個部分:(1) 七十年代的小說,以《養龍人師門》及《剪紙》為主,看也斯早期魔幻寫實與靜態描述「兩類型作品」,並嘗試探討這些作品在當時的社會文化意義。(2) 八十年代中的小說,以《島和大陸》為主,看也斯以外國或中國為背景的「文化小說」,並兼及抒情小說的討論。(3) 八十年代末的小說,以《布拉格的明信片》為主,看小說與普及文化及城市文化的關係。(4) 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小說,主要以《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為例,討論文化小說、都市文化、敘事的實驗、性別的再思考等問題。由於資料不全,也斯於一九九一年在《星島晚報》連載的《搬家》(後改名為《失憶的女人》,將出版) 以及一九九四年六月開始在《現代日報》連載的《大話西遊》這兩個長篇,雖然在性別的思考、文化的反省,以及對傳統小說的繼承與創新上開拓了新方向,本文亦只能提及而無法詳論了。

Publisher Statement

Copyright © 1996 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

Additional Information

本文原文為英文,中文版原刊於《讀書人》,(21),1996年11月,頁25-34、(22),1996年12月,頁25-34。

ISBN of the source publication: 9789628032051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Recommended Citation

黃思漢 (著)、黃淑嫻 (譯) (1996)。小說與文化 : 試論也斯的小說。輯於鄭振偉 (編),《當代作家專論》(頁65-88)。香港 : 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

This document is currently not available here.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