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絰皇」 釋義 : 從高本漢《左傳注釋》談起

Document Type

Journal article

Source Publication

九州學林

Publication Date

1-1-2010

Volume

25

First Page

192

Last Page

214

Publisher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Keywords

絰皇, 窒皇, 杜預, 高本漢

Abstract

《左傳》莊公十九年記楚鬻拳“葬於絰皇”,宣公十四年又記楚莊王“屨及於窒皇”, “絰”、 “窒”音同可通,“絰皇”即“窒皇”,蓋楚語。“絰皇”究為何物,諸家說法不一,迄無定論。古今中外各家解說,主要包括杜預 (222-284)、陸德明 (556-627)、沈欽韓 (1775-1832)、周悅讓 (?-?)、章太炎 (1868-1936)、楊伯峻 (1909-1992)、竹添光鴻 (1841/2-1917)、理雅各 (James Legge, 1815-1897)和顧偉 (Seraphin Couvreu, 1835-1919),而不能不加討論的是高本漢 (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1889-1978) 的注釋。 高本漢以“窒”為本字,把“絰”看成是借字,再按“窒”之本義立論,“認為是設在要緊地方的阻擋物”。如此一來,“窒”後邊的“皇”就完全被忽略;而且,凡是具備阻擋作用的建築物,都可能是“窒皇”,其說之誤是顯而易見的。各家有關“絰皇”(“窒皇”)的看法,以杜預之說最為可信。鬻拳為楚同姓,竭忠盡智以事其君,前以強諫楚文王只故,知罪而自刖,任楚大閽;文王死後,便以身殉,葬於絰皇,繼續守護其君,也許就把自己當作人牲,甚或含有為君祓除不詳的意義。墓冢前立闕,《呂氏春秋‧安死》所記“闕庭”及考古發掘實例可資印證。鬻拳葬於門闕的做法,說不定還出於某種禮俗的考慮。

Print ISSN

17299756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Recommended Citation

許子濱 (2010)。《左傳》「絰皇」 釋義: 從高本漢《左傳注釋》談起。《九州學林》,25,192-214。

This document is currently not available here.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