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勰《文心雕龙》在唐初之北南文学融合中所发挥的理论主导作用
Document Type
Book chapter
Source Publication
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Publication Date
1-1-2000
First Page
421
Last Page
438
Publisher
学苑出版社
Abstract
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中国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推翻隋朝而建立的李唐王朝,更加强大,不同民族或地域人群的文化融合趋势,至唐初得以更充分地展开与深化。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这对文学走出齐梁绮靡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汉代经学本来就是在“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格局下,发挥作用,分裂与割据阻碍了经学的持续影响,南朝经学式微,也势所必然,抱残守缺者亦多仅仅关注《三礼》之学,学风偏尚义理而轻于实践,而之所以降至学问层面,原因就是与现实政治人生脱节,既非政治哲学,也非人生准则,不能融于人生血肉,文学自然与之解纽,这与汉代经学迥异,却与南朝政治特点相吻合。 考察《北齐书‧儒林传》,因北朝统治者文化水准较低,经学在北朝处于民间状态,儒生学风较南朝更为质直,大抵局限于经学,故而抒情文学在儒生中间尚停留于萌芽状态,也就不存在文学之“宗经”问题。当天下重趋一统时,经学也枯木逢春,再现生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谈唐初文学首先联系到“唐与,官学大振”,体现于士人精神风貌,那就意味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复苏。另一方面,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之缀合,强域辽阔,景物纷杂,诗人笔下之意象为之一变,必然超越齐梁时期江南柔媚山水与人文环境。前者使士人的物质与精神活动之空间得以大大拓展,从萎靡走向昂扬,从猥琐走向崇高;后者即因所谓“江山之助”,就地域文化而言,昊越山水,塞外大漠,干谒交游,求仙行侠,士人足迹遍及天下之东西南北,阅历之丰富、心胸之扩张,也使得文学语汇意象、情感结构形成总体向上的张力,走向“盛唐气象”。一言以蔽之,唐初文学发展,因其所附丽之社会、自然背景的差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南朝文学形成鲜明的对照,必然要对前代文学尤其是齐梁绮靡作深刻的反思,汇聚成比较北南文风的理论探讨。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BN of the source publication: 7800600394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Recommended Citation
汪春泓 (2000)。论刘勰《文心雕龙》在唐初之北南文学融合中所发挥的理论主导作用。辑於中国《文心雕龙》学会 (编),《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页421-438)。北京 : 学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