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考察
-
01_油麻地與佐敦社區的地名和街名探索
Chi Pang LAU (劉智鵬)
世界各處不少地方的名字由來與該區的地理特徵以及人類活動有關,而地名亦會隨著該區人類社會的經濟與文化發展而產生變化。因此,在探討一個地方的名字、結構及變化時往往能加深對該地方以及周圍環境的地理、風俗,以及社會發展的認識。透過是次考察油麻地與佐敦社區,參加者可從地區和街道的名字由來與變化認識到不同階段的社區以至香港的發展史。
-
03_追尋戰前香港華人
Sun Pao, Joseph TING (丁新豹)
2016年10月9日,丁新豹博士以「追尋香港戰前華人」為主題,實地到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考察多位名人墓碑,如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先生、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北洋政府首位內閣總理唐紹儀等。在場參加者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筆錄和提問,而丁博士亦樂於與各位分享交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
04_從德輔道中看香港的歷史軌跡
Ka Kin, Kelvin CHOW (周家建)
昔日德輔道中建有不少古味盎然的英國及歐陸式建築,極富殖民地色彩。現今兩旁商業樓宇林立,人群穿梭其中,往往忽略這裡既是香港政經中心,亦是文康之地。德輔道中不只展現出香港商業發展的成果,亦蘊藏著大小不同的故事,見證香港人辛勞的足印。
-
05_香港公屋事與情 : 華富邨
Yusen LI (李玉森)
華富邨分為兩期,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今香港房屋委員會前身)負責興建,邨內20多座於1967年至1978年相繼落成。華富邨採用了舊長型與雙塔式大廈兩種早年公屋設計,在港島西南方自成一角,近半個世紀成為成千上萬市民的安樂窩,同時亦見證了香港公屋的發展歷時。近年華富邨的重建規劃備受社會關注與討論,是次講座與考察將讓各位感受到舊式屋邨的情懷。
-
06_日軍侵港與聖士提反書院
Guopei CHEN (陳國培)
1941年12月8日,日軍渡過深圳河正式向香港發動侵略戰。至平安夜,日軍攻至英軍在港島南端最後的一個據點—赤柱,兩軍爆發激戰。最終港督楊慕奇在聖誕日宣佈投降,為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正式揭開了序幕。現時赤柱仍遺下不少日軍侵略及管治的遺址,其中設於聖士堤反書院內的文物徑更為這段歷史保留了甚為珍貴的文化財產。
-
08_香港離島風光
Man Hing SO (蘇萬興)
香港除了繁華的都市面貌外,還有清幽閒靜的一面。香港的離島大多保留了其自然風貌和簡樸的鄉村風情。是次講座將為各位介紹香港別具特色的離島,包括塔門、東平洲、吉澳和蒲台島。其中有「香港南極」之稱的蒲台島歷史十分悠久,早在1425年繪製的《鄭和航海圖》裡已有記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個小小的島嶼曾居住高達2,000人,村民大多以捕維生,但隨漁業沒落,居民相繼遷出,現時島上雖然僅餘不到20名居民,卻仍然保留了豐富的人文資源。是次考察將帶各位到蒲台島感受當地的風土面貌和如畫的自然景色。
-
09_「新市鎮」探研 — 荃葵青的舊貌新顏
Yue Sang LEUNG (梁餘生); Cho Nga LEUNG (梁操雅); and Kwan Kin, Kenneth WONG (黃君健)
荃灣、葵涌及青衣是香港第一代新市鎮。早於1950年代,政府銳意在鄰近九龍的地區開闢土地,以「自給自足,均衡發展」為理念,拓展新市鎮。自此,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荃葵青便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規模的移山填海改變了原來的地貌;舊村落的搬遷重置騰出了發展空間;新道路網絡的建設打通了區內外的流動;各式樓房大廈的興建令人事活動驟增。是次講座暨考察活動以荃葵青的歷史發展為經,以新市鎮拓展為緯,細說區內數百年來的蛻變。
-
10_亞洲之光 — 香港古蹟燈塔遊蹤
Sun Wah POON (潘新華)
香港開埠後不久迅速崛起成為歐美在遠東主要的貿易港口,每年在香港海域穿梭往還的中外船隻成千上萬。對於船隻來說航道安全至關重要,其中照明系統是水手賴以辦別方位,確認航道的主要港口設施。自十九世紀末,政府在香港主要的航道據點建設了多座燈塔,引領船隻進出港口,招徠貿易,締造繁榮。這些燈塔計有鶴咀燈塔(1875)、青洲燈塔(1875、1904)、哥連臣燈塔(1876)、橫瀾燈塔(1893)及燈籠洲燈塔(1912)等,現時都獲列為香港的法定古蹟。隨著科技進步,雖然燈塔的角色已不復當年,但其承載的歷史意義卻有增無減。是次講座暨考察活動將介紹各個主要燈塔的歷史故事及其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
-
11_萬宜灣村的水鄉情
Tin Chi LEE (李天賜)
今日的西貢以「香港後花園」見稱,位於新界東部的離島地區,環抱山水,景色優美,是各歐美人士和影視紅星聚居之地,亦是各行山愛好者的週末好去處。不過,有誰會想到數十年來西貢經歷了滄海桑田?西貢調景嶺曾經是國民政府遺民的聚居點,依靠港英政府的救濟;而萬宜灣則曾是數個客家聚落的鄉土,村民以耕種和捕魚維生。1970年代起,調景嶺居民的經濟改善,逐漸遷出區外居住;而萬宜水庫的興建則使西貢移山填海,舊村落從此淹沒水底。是次是講座和考察將帶領參加者回到過去,認識西貢已消逝的歷史,感受昔日山區水鄉的情懷。
-
12_林村鄉太平清醮
Shu Kai CHOW (周樹佳)
香港新界的太平清醮,現今除了錦田鄉、橫洲六村、荔枝窩、南鹿約及大埔頭等少數村落聘用全真派的宮觀道士,其餘都是聘用天師道的正一派喃嘸主理,或稱圍頭喃嘸。理論上,各地的打醮內容經常是相同的,只是細節上,每一鄉村都有一些變異,但若選用不同的宗教派別主理醮務,則表達的形式就可能大有分別。
林村鄉自乾隆年間建成天后廟後,訂下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是次考察帶你探究全真派的打醮活動,以及其承傳之道。
-
13_抗日及日佔時期香港黃泥涌的軍事建設
Tim Keung KO (高添強)
早於十九世紀,駐港英軍已興建大量的軍事設施以保衛香港,當中較著名的為建於1930年代、有「東方馬奇諾防線」之稱的醉酒灣防線,此外還有炮台和碉堡。可惜這些軍事設施最終也沒有發揮多大作用,香港於1941年12月的聖誕日也難途淪陷的厄運。日治期間,日軍在香港亦增建了軍事設施,以維持基本的守備能力。隨著香港重光,和平時代降臨,不少軍事設施在疏於保養下而變得凋零,部份更因雜草叢生而隱沒山野之中。透過整理歷史照片、舊地圖、報紙、檔案文獻,以及實地考察,我們對昔日香港的軍事力量以致國際地位才有一個較清晰的理解。
-
14_落葉歸根 — 香港東華義莊的橋樑角色
史 秀英 and 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 職員
東華義莊在1899年成立,是香港早期華人為先人覓地安葬期間暫時存放靈柩之處,也是海外華人骨殖運回原籍安葬前的中轉站。東華三院曾於2003至2004年間為義莊進行修復工作,義莊後來獲得古物古蹟辦事處及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頒發修復大獎。義莊現為一級歷史建築,整幢建築及其相關文獻,均為研究香港早期華人歷史的重要史料。透過講座及參觀活動,我們能夠認識東華義莊及其相關的檔案紀錄,從而瞭解早期海外華僑歷史、東華義莊在近代華南及香港時局變遷下所擔當的角色。
-
15_打石建城 — 香港石礦業的發展
潘 新華
雖然香港的土地有限,卻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除了金屬礦物外,香港還出產花崗岩、高嶺土等礦物,這些礦藏分佈於全港各地。民間的採礦活動始於明清時期,到了戰後採礦業進入了「黃金時期」,先進的設備加上大量廉價勞動力,大大增加了礦業的產量。是次講座將集中介紹香港的石礦業。香港石礦場開採的主要是花崗岩,由於質地堅硬,被視為優質的建築石材,在廣東享負盛名。從開埠起,香港已有不少採石場開採大型石方,花崗岩的開採地點以「四山」最為聞名。是次考察將會帶大家遊覽昔日的鯉魚門石礦場,以及鄰近的天后廟,認識香港的礦業史。
-
16_透過實地考察些利街清真寺認識香港少數族裔的歷史
陳 天權
印度人是最早來港居住的少數族裔之一,他們主要擔任士兵及警察,協助政府維持治安,不少曾服役於中環警署(即今天的中區警署建築群)。為滿足印度族群內伊斯蘭教信徒的需要,他們於1849 年在中環些利街興建了一所小石屋作禮拜之用。至1890年石屋獲擴建成為正式的清真寺,並於1915年獲印度富商出資重建。這間清真寺全名為「回教清真禮拜堂」,是現時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伊斯蘭建築。本考察活動旨在介紹中環些利街清真寺及其鄰近的社區,以了解少數族裔在香港的歷史文化與宗教信仰。
-
17_大都會漁港 — 反思香港漁業發展
羅 家輝
1947年,英國殖民地部漁業顧問希克林(Frederick Hickling)來港考察,發現香港的漁業技術,比他到訪過的英國屬土都要先進,他認為1940年代香港的漁業發展水平,大致等同1890年代的英國本土—即英國漁業開始機動化的時代。1995年,美國生態學者沙芬拿(Carl Safina)在西太平洋島國帕勞(Palau)調查,準備撰寫專書《海洋之歌─全球海洋生態發現之旅(Song for the Blue Ocean),在跟土著青年的對談中,得悉早前香港漁船的活珊瑚魚作業,對當地社會和生態帶來深遠影響……戰後半個世紀香港漁業經歷了甚麼變化是成功還是失敗?進步還是落後?本土還是國際?仍有不少問題值得深思。
常言道: 「香港由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誠然,今天香港已不是「小漁村」。2010年施政報告宣佈香港水域禁止拖網後,香港仔、筲箕灣、青山灣陸續湧現鐵殼雙拖漁船,每對拖網漁船投資額約 3,000萬元。主流說法是今天漁業已是「夕陽行業」? 但有人認為今天香港漁業才「開始發展」?問題也許暫無定論,但上船親身了解後,必另有一番體會。
-
18_追憶革命先賢—薄扶林墳場探尋
梁 餘生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群特殊的「邊緣人」:他們不拜祖先,是數典忘祖的「宗族叛徒」;他們積極吸納西方文化,是保守者眼中的「無恥洋奴」;他們從事革命,是清政府痛恨的「朝廷欽犯」。背負著這幾重負面身份,最終他們無法落葉歸根,魂歸故里,只好長眠於香港這孤懸小島的一片山坡墓地裏。他們生前,對祖國、對香港,在不同領域中,都有革命性的建樹。他們的革命是廣義的,不止於政治,還有興教育、除陋習、解放婦女,從事醫療,發展實業,推廣慈善等等。總之,他們是在不同崗位,努力以赴的實踐他們愛國愛民的理想;他們的作為,在國史港史中都應佔有不可磨滅的一頁。
-
19_香港道教的流播與民間信仰
雷 武鐸
香港的道教始於何時,未有定論。有學者推測晉代著名道士鮑靚任南海太守時,道教信仰已經傳入香港。民國成立以前,香港地區普遍信奉天后、關帝、北帝等民間神祇。民國成立以後,道教的先天道、全真道和純陽道三大派別都在香港有所發展。早年的宮觀都是以清修為主,對外並不全面開放,個別道堂會提供贈醫施藥、齋醮祈福等服務。戰後道教團體改變運作方針,出山應法,主動投入公益和教育,擴大慈善和法事的規模,致使香火日盛,信徒增加至數十萬之眾。是次活動將考察青松觀、后角天后廟與鄰近的花炮展覽館,了解香港道教和民間信仰的發展歷程。
-
20_中區實地考察 — 香港金融業發展的歷史與特色
鄧 家宙
英國自十九世紀宣佈香港為自由港以後,各國商家視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最佳跳板,他們帶同資金和商品來港設立洋行。由於缺乏完善的金融體制,這些洋行的日常營運皆會使用多國貨幣,如華人的銀兩、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和印度盧比。為滿足市場需要,當時採用兩重貨幣制度,即香港由商業銀行發鈔,政府發行硬幣。由於華人對於西式紙鈔存懷疑態度,他們只會透過當舖和傳統錢莊進行融資借貸,使香港金融業出現「華洋體制,並存互動」的情況。經過近百年磨合,本地社會才對西式銀行和紙鈔建立信心。
本考察活動旨在介紹中區著名地標以了解香港金融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發展歷史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