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銘

劉紹銘

Files

Link to Full Text

Download Full Text

Download 著作目錄 (401 KB)

Download 翻譯目錄 (145 KB)

Download 著作評論 (456 KB)

Event Title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Biography (作家小傳)

本人原籍廣東惠陽,一九三四年七月九日生於香港,幼失怙恃,自在香港聖類斯小學畢業後,即告失學。初在該校印刷所當學徒,後到荷里活道民生書局當賣貨員。 但向學之心不輟,空餘時間,自修中英文。一九五五年就讀北角達智英文專科學校。一九五六年參加中五會考及格,旋報名投考台灣大專,幸被台灣大學外文系取錄。 一九六○年台大畢業,回港在友聯研究所任職。一九六一年得朋友資助赴美,就讀西雅圖(Seattle)華盛頓大學英語系。半年後獲印第安娜 (Indiana)大學獎學金,專修比較文學,一九六六年得博士學位。同年得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學聘書。在美任教兩年後,即回港任教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英文系。一九七一年得新加坡大學之聘,後因"水土不服"辭職轉往夏威夷大學。一九七三年重返威斯康辛,現任嶺南大學翻譯系講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本人另有筆名二殘,寫作生涯自十六歲開始,文稿先發表於《新生晚報》及《香港時報》。到台大後,寫作不倦,經常向《聯合報》和《中央日報》投稿,以稿費自給自足。 自在美國任教職後,除雜文外,更從事翻譯工作,六十年代開始,先後翻譯過以撒‧辛格、叟爾‧貝羅、奧維爾等名家作品。 由於性格喜歡獨來獨往,除在大學時期參加過"現代文學"社團活動外,此生再沒有參加過任何文學團體。將來亦如是。

Summary (短片摘要)

劉紹銘教授的求學和寫作的過程充滿艱辛。小學畢業他就當印刷學徒,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看報,並開始寫作投稿。一九五六年他到台灣大學讀書,他靠寫稿維生,他替《工商日報》、《中央日報》、《聯合報》等報紙寫小說。一九五九年他與同學辦《現代文學》雜誌,也寫作投稿,他的創作就由通俗文學轉向純文學。畢業後他回港在友聯出版社當翻譯,後來赴美留學。劉紹銘有不少譯作,最初翻譯的視乎讀書和教書的需要,將沒有翻譯的著作翻成英文或中文。他形容翻譯是「借來的生命」,翻譯與創作並不衝突。他說他寫作需要吸收新的知識,而翻譯正好相輔相承。劉教授有感於香港作家的孤獨和困難處境,因為社會太商業化,作家很難得到讀者的支持。另外,香港的廣東方言的語言環境也有礙學生去運用和磨練語言。因此,學生要掌握好語言,要寫好文章更需要自發的學習國語。劉紹銘的作品有《吃馬鈴薯的日子》、《二殘遊記》、《九七香港浪遊記》、《偷窺天國》、《傳香火》、《小說與戲劇》、《情到濃時》、《文字豈是東西》等多本作品,翻譯則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一九八四》等。

Running Time (片長)

13 min 44 sec

Language (語言)

Cantonese

Streaming Media

Date (日期)

10-29-1994

Disciplines

Oral History

Recommended Citation

劉紹銘、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1994,10月29日)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 劉紹銘 [視頻]。 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h_cca/12

劉紹銘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