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期 (2020):世紀疫症會否埋葬電影
前言
一場世紀疫症令各行各業叫苦連天,但個別串流平台則其門如市。為了避免疫情失控,不少行業的僱員改為在家工作,就連學生也要改為在家上課。另一方面,有關當局勸喻人們減少外出,盡量留在家裡。當不少人都留在家裡時,串流平台提供的服務自然大受歡迎。對比之下,戲院等娛樂場所,即使沒有被命令關閉,也因為人數限制而收入大減。疫症或許總會過去,但疫症造成的衝擊會帶來甚麼長遠影響?這場世紀疫症會否埋葬電影?雖然串流平台亦有提供電影,但比起電視劇集,選擇十分有限。其實串流平台的觀眾跟電視節目的觀眾無異,都是一群留在自己居所的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間已有學者指出,由於電視劇集的觀眾主要是長時間在家裡的主婦們,這些在家裡的主婦有做不完的家務,但亦會忙裡偷閒,一邊做家務,一邊觀看電視劇集。因此電視劇不能像電影一樣,假定觀眾安坐在戲院裡,全神貫注觀賞電影。後者的拍攝方法往往是,電影開始時的好些細節要等到電影的後半部分才讓觀眾恍然大悟!電視劇集不可能採用這種拍攝方法,反而要保證,即使觀眾錯過了部份情節,亦無礙繼續觀賞。串流平台的觀眾與電視節目的觀眾無異,提供的服務以電視劇集為主便順理成章。專題文章 Features
《猜火車》 : 當「無因」的反叛成為奇觀
Linan LIU (劉立楠)
看見棄民 : 二十一世紀電影中的底層反抗
Jing ZHONG (鐘璟)
陳果電影與後殖民香港的文化身份
Dian ZHENG (鄭點)
文化評論 Criticisms
解放知識,自主學習何以可能?
Sijia WANG (王思佳)
「不在現場,勝於現場」 : 雲劇場是否即將取代實體劇場?
Pui Yiu LO (盧珮瑤)
遺忘、記憶和想像 : 關於「鼠疫鬥士」伍連德的敘事研究(1990-2010)
Yayuan MA (馬雅園)
黃偉文作品展 vs 雷頌德 Thank You 演唱會的媒體景觀
Chengzhi ZHONG (鍾承志)
論中國戲劇與政治的關係變革 : 從「重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到「批判庸眾」
Yannan CAO (曹雁南)
A research of lived experience on commuting by bus in Hong Kong
Wai In, Debbie LAU
破讀日常 --- 文學 X 影像 X 社會
到海邊去
Shuk Han, Mary WONG (黃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