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期 (2020):戲劇、戲場和香港現況
前言
像所有陳腔濫調一樣,「人生如戲劇」這句說話的問題是輕輕帶過了戲劇和人生的緊密關係。像現今的香港,每天都發生令人悲憤的事情。或許是每天都發生,見怪不怪了!但假如把其中一件事搬上舞台,有緣觀看的必定感觸良多。又例如鐘璟在〈遠程劇場的肉身問題:一個理論初探〉一文裡指出,「後劇場」的課題曾經在戲劇界引起熱烈爭論,但一場武漢肺炎令「後劇場」從一個抽像概念變成不能逃避的現實。如果仍然懷疑戲劇和人生的緊密關係,只須看看今日的香港,很多不能想像的事情卻先後發生了,可以說比戲劇更「戲劇」!今期的三篇專題文章將可以讓人更深入了解戲劇和人生的緊密關係!專題文章 Features
遠端劇場的肉身問題 : 一個理論初探
Jing ZHONG (鐘璟)
比荒誕更荒誕的香港 : 為何香港沒有荒誕劇?
Weiyan LIU (劉偉妍)
尋找「劇場X青少年X社會工作」新旅程
Yaoji ZHANG (張耀基)
文化評論 Criticisms
盜亦有道 : 關於中國網絡字幕組的記憶和敘述 (2001-2020)
Yayuan MA (馬雅園)
從誤認到「體」認,對My Little Airport 的跨境理解
Linan LIU (劉立楠)
《過春天》 : 關口上的春耕春收
Ziyan CHEN (陳紫嫣)
在本土思潮的香港 : 以《2020許冠傑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分析許冠傑在2020香港的時代意義
Ka Chun, Warren TAM (譚家浚)
十九大之際,從影片《戰狼Ⅱ》淺談個人主義
Huoma MAN SHAN (滿山火馬)
Invisibility of bisexuals : the film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
Long Yi, Ronnie LAM
影子終究生於光 : 談走難
Shuk Han, Mary WONG (黃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