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期 (2016) : 有待認識的年青一代
前言
今年[2016年]九月,會舉行立法會選舉。香港年青一代積極參與是次選舉,不過他/她們並不單是擔當義工,參加助選,而是自行組織新的政治組織或政黨。這些由年青人新成立的組織全都把目光放在二零四七年後的香港,並提出「前途自決」甚至「香港獨立」的政治目標。對比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和英國展開「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時,香港社會的主流輿論一再強調香港是一只「生金蛋的鵝」,要維持香港繼續「生金蛋」,便必須維持「香港的生活方式不變」。在政治上,當年一群由英國培義的社會精英提出「主權換治權」的想法,即是香港的主權交回中國大陸,但實質管治權則留給英國。相對「主權換治權」的想法,由一群三十歲剛出頭的前學生運動活躍份子提出的「民主回歸」則顯得激進。諷刺的是當年的激進主張,卻被今日的年青一代視為過時。如果有人認為無法理解今日的年青一代,那是因為這些人根本不曾嘗試理解由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今日,香港社會出現的重大改變。今期專題的三篇文章與其說是探討現今的年青一代,更貼切的講法是探討香港社會出現的重大轉變。以「香港獨立」的主張為例,不少人覺得這個主張虛無縹緲,但只要明白香港社會出現的轉變,便不難理解這個主張的由來。
專題文章 Features
當代文藝風潮 : 香港文藝青年商業化
Lok Yee WONG (王樂儀)
由「香港電視」的死而復生的歷程探討香個人身分認同
Lok Man NG (吳諾雯)
文化評論 Criticisms
Sina Weibo and Twitter : a clone or a reverse?
Hoi Ting, Bonnie HO
Emma Watson與女性主義
Ting Fung CHAN (陳婷楓)
從福特主義至後福特主義 : 維他奶的改朝換代
Wing Yiu SO (蘇穎瑤)
網絡迷社群的建構與身份政治 : 以「達哥」的迷社群為例
Ho Wah LEE (李浩華)
重建,是為了給誰更好的生活?
Wing Sum TSE (謝詠芯)
「抗日」歷史的集體記憶的建構 : 以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例
Hiu LAW (羅曉)
香港,回到十八世紀的英國
Iam Chong IP (葉蔭聰)
「去國立化」與「旺角小事」的道德經濟學
Po Keung HUI (許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