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bstract

五十至六十年代(1957-­‐1966)的香港與FES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香港重光,加上,中國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後,福音的門在中國大陸逐漸關閉,許多人包括信徒都跑到香港來。香港頓時人口激增,由1947年的150萬人增至1950年的220萬人。

五十年代初,為了穩定社會,香港政府要撥備資源來應付因人口激增所帶來的房屋與醫療問題,而教育政策的重點則放在小學教育上。政府先後於1951年及1960年成立了葛量洪及柏立基師範專科學校(今日香港教育學院的前身),以應付急增至五十多萬的學童人口的需求。1在公立學校學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教會亦動用了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設立了極富創意的天台學校,為適齡兒童提供教育。另一方面,在劇增的人口中,有不少是南來的學者及年青學生;當中不乏有識之士及有意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其時,有不少內地來港學者都渴望在香港成立私立大專或書院,為有志求學的年青人提供更多選擇。1950年中後期,香港私立大專在私人,或工商機構和宗教團體的捐款下,得到百花齊放的發展,既填補了香港高等教育不足的缺陷,也促使政府成立第二所大學,即後來的香港中文大學的決定。2戰後香港教育發展的限制與前景,並適齡學生人口的劇增與需求,奠定了日後學生福音運動的基礎。

Recommended Citation

黎惠儀、張穎珊 (2014)。與時代處境同游的FES 。《思想香港》,第四期。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