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寫入文學 : 也斯與歐洲電影文化初探

Authors

Shuk Han WONG

Document Type

Journal article

Source Publication

香江文壇

Publication Date

1-1-2003

Volume

20

First Page

23

Last Page

28

Publisher

香江文壇編輯部

Abstract

作家西西和也斯都是影迷,他們甚至超出影迷的身份。以也斯為例,從六十年代到現在,他和電影的關係可以試從四方面看。第一是教育方面,也斯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的十年間,在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曾開辦「當代中國社會中的文學與電影」一科,課堂裡分析中港臺的文學與電影作品,比較當代城市文化的不同面貌,這算是其後同類型的課程的先驅了。第二方面是影評寫作,也斯的文學創作與影評的寫作是同時期開始的,比較重要的例子是《快報》的「我之試寫室」專欄(1970-1978),他經常在專欄裡寫到他對電影的看法。其後也斯一九九三年在《星島晚報》有自己的影評專欄,名為「電影‧文化」。第三是實際拍攝方面,也斯拍過兩齣錄像作品,第一齣是在一九九四年與筆者合作的紀錄片《北角汽車渡海碼頭》,敘事環繞幾個不同時期在北角居住的友人的個人故事,帶出北角及香港城市的點點改變。第二齣是在一九九七年與陳錦樂合作的紀錄片《搬家》,作品以個人抒情的角度與非政治的觀點看1997,此片曾在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第四方面是電影對也斯的文學創作的影響,這方面亦是以下本文討論的焦點。從歷史的角度看,六、七年代在香港成長的一些本土作家,如何及為何受到歐洲電影的影響呢?從文學創作上看,他們的小說如何在敘事技巧上引進及轉化西方電影的手法?我認為電影對他們那一代的影響,不只幫助他們形成個人的風格,更加令他們所代表的本土文學異於上一代的文學。

Publisher Statement

Access to external full text or publisher's version may require subscription.

Full-text Version

Publisher’s Version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Recommended Citation

黃淑嫺 (2003)。電影寫入文學 : 也斯與歐洲電影文化初探。《香江文壇》,20,23-28。

Share

CO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