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彬

黃國彬

Files

Link to Full Text

Download Full Text

Download 著作目錄 (287 KB)

Download 翻譯目錄 (136 KB)

Download 著作評論 (560 KB)

Event Title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Biography (作家小傳)

一九四六年生於香港, 原籍廣東新興。 一九七一年畢業於香港大學英文系;一九七六年於該校取得碩士學位;一九九二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學系取得博士學位;曾在意大利翡冷翠大學進修意大利文及研究但丁。 先後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香港大學英文與比較文學系及加拿大約克大學語言文學系,曾任香港嶺南大學翻譯系教授兼主任。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講座教授。 作品經常在香港、台灣及北美洲的報章、雜誌發表。詩作《聽陳蕾士的琴箏》自一九九一年起列入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課程。已出版的詩集、散文集、評論集和翻譯有二十多種。

Summary (短片摘要)

詩人黃國彬早在初中時期已對寫作有濃厚興趣,中一的時候把入散文投到《華僑日報》學生園地發表,後來又在學校參加秋風社文社,以筆名「清風」(後來他也用 過「舒文」、「凝影」的筆名)寫散文。他到中學後期才開始寫詩,到了大學,寫作的經驗就更多了。黃國彬與幾位港大的同學、朋友陸健鴻、郭懿言、譚福基、胡國賢(羈魂)、胡燕青、王偉明一起創辦了文藝雜誌《詩風》(1972)。《詩風》的宗旨是吸收現代詩、古典詩的所長,把兩者兼收并蓄,同時又有詩評。開始 時僅一張報紙形式,舊詩與新詩同樣刊登,而且也做一些古典詩的評論和專號,像李白、杜甫、陶淵明、詩經、屈原的專號。作為《詩風》的編輯,黃國彬不僅要集稿、寫稿,當詩評不夠時還要寫評論,但他也藉此機會認真重讀了不少古典詩。他認為好的詩,在技巧、內容方面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而新詩的歷史與古詩相比起 來實在太短,他個人來說,由七○年代到八○年代的創作中,從古典詩吸收的東西遠遠多於從現代詩和西洋詩所吸收到的。《詩風》的理想是涉獵中外古今的詩作, 在現代詩方面,盡量為當時得到諾貝爾獎的詩人出專號。《詩風》一百期時,還辦了「世界現代詩緒」專號,翻譯了英、法、德、希臘、波蘭不少詩人的作品。黃國彬以「慘淡經營」來形容《詩風》的發行,每期只有幾百份,靠各人自掏腰包維持,但大家充滿幹勁,經濟條件也容許,充滿樂趣。《詩風》結束後,各人還相繼辦過《詩雙月刊》和《小詩散文》兩份刊物。 對於自己的詩,黃國彬認為早期的詩較著跡,語言有些受「五四」文學的影響,題材也有選擇性。而後來的詩由於吸收了古典詩和西洋詩的技巧,則比較含蓄,題材較廣,而詩不再雕琢一兩個意象,而是追求整篇的詩意飽滿。古典詩的凝練、意境、題材、佛家的思想與技巧、西方的神話等,都是他詩中吸收運用的多面。

Running Time (片長)

20 min 31 sec

Language (語言)

Cantonese

Streaming Media

Date (日期)

5-14-2002

Disciplines

Oral History

Recommended Citation

黃國彬、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2002,5月14日)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 黃國彬 [視頻]。 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h_cca/23

黃國彬

Share

COinS